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能源、扶贫主管部门:
        
        为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智能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扩大应用,按照《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信部联电子〔2018〕68号)有关工作部署,现组织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光伏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一、试点示范内容
        
        (一)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包括能够提供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服务、系统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二)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项目,包括应用智能光伏产品,融合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智能光伏服务的项目。
        
        二、申报条件
        
        (一)示范企业
        
        示范企业申报主体为智能光伏领域的产品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软件企业、服务企业等,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注册时间不少于2年;
        
        2.具有较强的智能光伏技术研发能力或创新服务能力;
        
        3.已提供先进、成熟的市场化应用产品、服务或系统;
        
        4.形成清晰的智能光伏商业推广模式和盈利模式;
        
        5.具备丰富的智能光伏项目建设经验。
        
        (二)示范项目
        
        示范项目申报主体为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可以是相关应用单位、制造企业、项目所在园区、第三方集成服务机构等,有关单位及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已建成具有特色服务内容、贴近地区发展实际的智能光伏应用或服务体系;
        
        2.在工业园区、建筑及城镇、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光伏电站、光伏扶贫及其他领域形成智能光伏特色应用;
        
        3.采用不少于3类智能光伏产品(原则上由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提供)或服务,提供规模化(集中式10MW以上、分布式1MW以上)的智能光伏服务;对建筑及城镇领域智能光伏以及建筑一体化应用单个项目,装机容量不少于0.1MW;
        
        4.具备灵活的服务扩展能力,具备长期运营能力,有持续运营和盈利的创新模式,具有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丰富服务内容的发展规划。
        
        三、组织实施
        
        (一)申报单位填写智能光伏试点示范申报书,向所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光伏“领跑者”基地所在地的企业和项目、光伏储能应用项目、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项目(BIPV)优先支持。
        
        (二)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能源、扶贫主管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推荐企业和项目,并出具推荐意见函。推荐意见函连同申报材料(包括纸质版一式两份和电子版光盘)于2019年10月20日前通过EMS或机要交换寄至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对申报的企业、项目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在有关部门官方网站及相关媒体上对社会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项目予以正式发布。
        
        四、管理和激励措施
        
        (一)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应贯彻落实《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努力树立行业标杆,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对示范企业、项目开展评估考核并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名单进行动态调整。
        
        (三)加大对示范企业、项目的宣传推介力度,利用相关部门官网、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有关发布会、行业论坛等形式,提升试点示范影响力,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四)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大对试点示范工作的支持力度,从政策、标准、项目、资源配套等多方面支持示范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示范项目建设和推广应用。
        
        五、其他事项
        
        (一)申报单位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和附件格式(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下载),规范填写申报材料。
        
        (二)原则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示范企业不超过5家,示范项目不超过8个;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示范企业不超过3家,示范项目不超过5个。各地要严格控制数量,超过推荐数量的推荐不予受理。
                
资料来源:电子信息司,观研天下XZN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稳相电缆行业相关政策:加大对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质量监督抽查力度

我国稳相电缆行业相关政策:加大对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质量监督抽查力度

稳相电缆是指具有高相位稳定特性的一类电缆,一般特指微波领域的电缆。分高温相位稳定和机械相位稳等。"稳相电缆"是指低损耗高稳相柔软微波同轴电缆。

2024年04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力发电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风能等清洁能源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力发电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2024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垃圾处理方式,旨在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同时,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垃圾焚烧发电厂属于电力行业的一部分,能够为社会提供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电力行业中,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归类为分布式发电的一种,通常需要接入电网才能将发电出来的电力进行利用。

2024年03月08日
我国售电行业相关政策:出台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政策措施

我国售电行业相关政策:出台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政策措施

为推动售电行业的发展,我国及部分省市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出台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政策措施,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更多参与绿证交易和跨省跨区绿色电力交易。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光热发电行业相关政策:实现低度电成本光热发电示范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光热发电行业相关政策:实现低度电成本光热发电示范应用

光热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热功转换过程发电,其发电的系统为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前端采用聚光吸热装置、后端采用同步发电机组、配置二元硝酸熔盐等储热系统,可连续稳定发电,是能够发挥煤电机组作用的电网友好型电源。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智能缆网行业相关政策:构建高速智能绿色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我国智能缆网行业相关政策:构建高速智能绿色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智能缆网是一种智能化的网络系统,它能够实现电缆和网络的整合,从而提高网络效率和稳定性。智能缆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缆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从而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同时,智能缆网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化设备和技术进行整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2024年02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余热发电行业相关政策:实现热电资源互补和共享

我国及部分省市余热发电行业相关政策:实现热电资源互补和共享

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 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

2024年02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小水电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开展小水电清理整改及绿色转型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小水电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开展小水电清理整改及绿色转型升级

2023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到因地制宜对已建水网工程实施生态化改造,深入开展小水电清理整改及绿色转型升级,建设绿色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2024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