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卫星操作单位: 
 
        《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办法(试行)》已经2019年第17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0年1月7日             

(联系电话:68206246)

        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卫星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科学有效利用卫星无线电频率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卫星工程规划或建设中,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和民用航天工程管理相关规定以及国际电信联盟(以下简称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由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或相关主管部门对拟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可行性开展的分析、研判和论证等相关工作。

        第三条 建设卫星工程,应当在项目规划阶段对拟使用的卫星无线电频率进行可行性论证;建设须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卫星工程,应当在项目规划阶段与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协商确定拟使用的卫星无线电频率。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负责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的相关技术工作。

        第五条 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是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的责任主体,负责开展可行性论证工作,并对论证结论承担主要责任。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卫星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

        第六条 建设须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卫星工程,在卫星网络资料国际申报之前,由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会同卫星工程建设单位,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协商确定拟使用的卫星无线电频率,并在卫星网络国际申报时提交有关可行性论证报告,作为卫星网络国际申报和协调的依据。 

        建设其他卫星工程,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应在卫星网络资料国际申报之前,开展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并在卫星网络国际申报时提交有关可行性论证报告,作为卫星网络国际申报和协调的依据。 

        第七条 依托已申报的卫星网络开展卫星工程规划、建设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可根据频率协调进展或者卫星工程规划、建设需要,要求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提交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作为后续工作开展的依据。 

        第八条 根据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提交的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必要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可组织相关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评审情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国防科工局和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

        第九条 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的可行性论证应符合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等相关国际规则和国内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遵循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论证应综合考虑我国航天发展需要和卫星无线电频率和轨道资源可行性等因素,从规则、技术、操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论证中分析的风险因素应全面、客观,所提措施应合理、可行。
 
        第十条 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提纲模板见附件):

        (一)卫星工程背景;

        (二)卫星无线电频率和轨道资源使用需求分析;

        (三)拟使用卫星网络的特性及合法性合规性检查情况;

        (四)拟使用卫星网络的协调状态和协调形势分析;

        (五)与同频邻频相关空间业务和地面业务的兼容共用分析;

        (六)卫星无线电频率和轨道资源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七)卫星无线电频率和轨道资源使用的风险应对措施;

        (八)结论和建议;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十一条 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对卫星工程规划、建设具有约束性。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情况应纳入相关卫星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实施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招投标等项目阶段性文件,作为卫星工程规划、立项审核、招投标和项目验收的依据。
 
        第十二条 卫星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风险点,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应会同卫星工程建设单位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如需对卫星网络特性进行较大调整或有其他重大问题,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应及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三条 未按规定开展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或者论证结果有重大瑕疵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可要求论证单位重新进行论证;对于因风险漏判和误判造成损失的,由卫星操作单位(卫星频率使用人)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 对在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予以约谈、通报,直至暂停受理该单位的卫星网络资料申报,并纳入信用管理记录;情节严重的,将建议相关单位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中涉及军事系统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军队电磁频谱管理机构进行,或征求军队电磁频谱管理机构的意见。

        军事系统卫星无线电频率使用可行性论证,由军队电磁频谱管理机构归口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相关政策:聚焦集成电路核心计量技术支撑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相关政策:聚焦集成电路核心计量技术支撑

为促进集成电路封测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在符合国家相关进口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试点对综合保税区外开展“两头在外”的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产品检测业务实行保税监管。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高端传感器等基础硬件的研发创新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高端传感器等基础硬件的研发创新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工业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工业传感器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计划》。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芯片设计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布局芯片设计制造等产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芯片设计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布局芯片设计制造等产业

为促进芯片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持续开展卫星通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增强基础元器件、芯片、关键终端设备产品等供给水平,提升卫星通信技术性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推动我国卫星通信技术持续迭代演进。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穿戴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穿戴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为促进智能穿戴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8部门等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光伏组件回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光伏组件再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光伏组件回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光伏组件再利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光伏组件回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发布《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备循环,鼓励企业开展退役叶片、光伏组件等再利用,稳妥推进发电机、齿轮箱等高附加值产品再制造。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2025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