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住建部: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发布,提出目前我国正在配合完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推动《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等立法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加快推进《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
| 发布时间 | 政策 | 相关内容 | 
| 2006年 |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 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 | 
|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 增强城乡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推进隔震等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 |
| 2011年 |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 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开展住宅抗震与防灾,新建筑材料开发与应用。 | 
| 2011年/2013年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 | 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 | 
| 2014年 |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 | 要求对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新建3层(含3层)以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鼓励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建筑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建筑采用减隔震技术;对抗震安全性或使用功能有较高需求的标准设防类建筑提倡采用减隔震技术。 | 
| 2016年 | 《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十三五”规划》 |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率达到100%,全面推行重大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专项论证。高烈度设防区和灾后重建地区新建学校、医院建筑采用减隔震技术比例达到20%。 | 
| 《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 | “十三五”期间,以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8度以上地震高烈区所在地为主,重点对1800万多户农居进行抗震加固或新建,提供农居抗震防灾能力。 | |
| 2019年 |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 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不丧失建筑功能。国家鼓励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隔震减震技术,提高抗震性能。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既有公共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 | 
| 《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 | 开展城镇住宅抗震性能排查,实施城镇住宅抗震加固工程,推广应用减震隔震技术,完善抗震防灾法规制度。 | |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且录(2019年本)》 | 鼓励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 | |
| 2020年 | 《住建部: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 配合完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推动《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等立法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加快推进《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 | 
| 《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20年工作要点发布》 | 提出提升城乡建设领域抗震减灾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包括完善抗震管理法规制度、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夯实抗震防灾工作基础等。 | 
云南、四川作为地震频发的省份,近年来也推出多项政策推动建筑减隔震技术运用,在政策驱动下,目前建筑减隔震技术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应用。
| 地区 | 发布时间 | 政策 | 
| 云南省 | 2007.05 | 《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 | 
| 2008.06 | 《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灭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的通知》 | |
| 2010.10 | 《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 | |
| 2011.04 | 《关于加快推进减隔震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意见》 | |
| 2011.07 | 《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 |
| 2012.03 |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减隔震技术发展与应用工作的通知》 | |
| 2013.03 | 《关于进一步支持减隔震技术发展和应用若干政策的通知》 | |
| 2013.12 | 《关于进一步加强减隔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 | |
| 2014.03 |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的通知》 | |
| 2016.08 | 《云南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 | |
| 2016.12 | 《云南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实施细则》 | |
| 2017.06 | 《关于明确隔震减震建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 | |
| 2019.09 | 《云南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 |
| 2020.07 | 《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2020版本)》 | |
| 四川省 | 2014.03 | 《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见(暂行)>的通知》 | 
| 四川成都 | 2018.10 | 《关于加快推进建设工程减隔震技术应用工作的意见》 | 
| 海南省 | 2014.05 | 《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的通知》 | 
| 2015.05 | 《海南省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发展规划纲要》 | |
| 山西省 | 2014.06 | 《关于积极推进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通知(第115号)》 | 
| 甘肃省 | 2014.06 | 《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见(暂行)>及进一步做好我省减震隔震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 
| 新疆自治区 | 2014.07 | 《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区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通知》 | 
| 新疆乌鲁木齐 | 2015.03 | 《关于加强乌鲁木齐市建筑工程应用减隔震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 
| 安徽合肥 | 2014.08 | 《关于在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抗震新技术(减震隔震技术)的通知》 | 
| 2019.11 |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房屋建筑工程抗震管理的通知》 | |
| 山东省 | 2015.04 | 《关于积极推进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通知》 | 
| 2016.05 | 《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意见》 | |
| 2017.04 | 《全省住建系统工程质量安全治理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
| 2018.07 | 《山东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草案)》 | |
| 2019.10 | 《进一步推广应用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的通知》 | |
| 2020.08 |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霭设防专项审查实施细则(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 | |
| 山东青岛 | 2016.06 | 《关于贯彻省住建厅(关于积极推进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通知)的通知》 | 
| 江苏省 | 2015.12 |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通知》 | 
| 江苏南通 | 2018.07 | 《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快推进建设工程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通知》 | 
| 广东省 | 2014.04 |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的通知》 | 
| 广东深圳 | 2016.11 | 《关于加快建设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意见》 | 
| 广东佛山 | 2020.04 | 《佛山市建筑工程隔震应用技术规程》和《佛山市建筑消能减震应用技术规程》 | 
| 湖南省 | 2019.07 | 《多层房屋钢筋沥青基础隔震技术规程》 | 
| 河北唐山 | 2017.04 | 《唐山市地震局关于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通知》 | 
| 河南省 | 2014年 |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的通知》 | 
| 河南安阳市 | 2017年 | 《关于积极推进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若干意见的通知》 | 
| 河北省 | 2014年 | 《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的通知》 | 
| 辽宁省 | 2014年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 | 
| 西安市 | 2013年 | 《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转发加快推进建筑隔震技术应用工作意见的通知》 | 
| 深圳市 | 2014年 | 《关于加快建设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意见》 | 
| 厦门市 | 2016年 | 《厦门市建设局文件-关于在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减震隔震技术的意见》 |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减隔震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