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湖北省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与任务

       全面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到2025年,基本建立符合省情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居民多元化的住房需求。努力实现全省住房供需总量平衡、住房价格总体稳定、住房建设绿色低碳、住房品质不断改善、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供应结构不断优化、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发展目标。

       (一)总量目标

       1.新建商品住房供应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建商品住房累计供应面积约3.5亿平方米。

       2.住房保障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全省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请公租房,对审核通过的申请家庭实行应保尽保(6个月内);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发展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每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规模。

       (二)质量目标

       1.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住房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预测》显示。提升居住品质。推动住房居住环境改善,“十四五”末,全省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5万个,力争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城镇住宅小区不同类型物业覆盖基本实现全覆盖,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新建住宅小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

       2.提升建设品质。推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智慧住宅建设,“十四五”末,全省城镇新建住宅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达100%,新建住宅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25%,政府投建的保障性住房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住房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打造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健康绿色智慧住宅小区,住宅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步降低。

       3.健全住房制度。住房开发、租赁、销售、物业管理和住房保障等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土地、金融、财税、统计等相关制度不断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

       (三)区域目标

       1.一主:武汉市

       担当“一主引领”使命,加强武汉市“1+8”城市圈住房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城市圈住房发展信息互通、政策协同,以城镇住房发展推动城市圈高质量发展。武汉市住房发展围绕合理加大供给规模,优化供给结构和布局,逐步提升中小户型住房比例,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解决好特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全面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明确住房发展目标。按照“一城一策”试点要求,从地价房价、金融财税、住房保障、住房租赁、市场监管、市场监测等方面,建立责任清晰、目标明确、分工协作、统筹推进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加强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发挥全省房地产市场“稳定器”作用。

       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谁投资、谁所有”,坚持小户型、低租金,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非居住存量土地及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筹集力度,合理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促进职住平衡,着力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同时,培育多元化租赁住房供应主体,确保完成住房租赁试点任务,完善长租房政策。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

       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齐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短板,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提升居住环境。以产业园区和新城建设为导向,加强城市公共配套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生活服务功能,提高居住品质。

       2.两翼:“襄十随神”城市群与“宜荆荆恩”城市群

       襄阳、宜昌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两翼”的重要引擎,要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群住房协调发展。做好省级住房租赁试点,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强城市老旧小区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居住品质。探索住房租赁房源筹集、项目运营、政策支持等方面经验,加快培育一批住房租赁企业,落地一批租赁住房项目,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一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执行现行政策规定发展公租房,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适时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二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完善住宅小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三是统筹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同发展,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促进公共配套服务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共管。根据城市群节点的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加强城市分工协作,推动城镇住房差异化发展。

       十堰、随州、荆州、荆门市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根据人口净流入规模和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科学制定住房发展规划,精准施策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指导所辖县市统筹做好城镇住房发展工作。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发展城市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

       恩施州、神农架林区以生态资源环境为依托,住房发展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特色山水人文住宅,合理引导开发康养、度假等特色住房。

       3.其他市州城市

       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市围绕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战略,城镇住房在满足本地需求基础上,承接武汉产业发展及长三角产业转移发展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根据本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住房与旅游度假、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差异化住房产品。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发展城市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

       仙桃、天门、潜江市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增就业需求为导向,稳定城镇住房供应规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当地居民首次购房和改善型购房需求。对于商品住房库存偏大的县级城市,减少住宅用地供应,优化住房用地规模及结构,保持市场供需平衡。

       (四)指标体系

湖北省“十四五”时期城镇住房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十三五”

完成指标

“十四五”

规划指标

指标类型

新建商品住房供应面积

(亿平方米)

3.49

3.5

预期性

老旧小区改造数量

(万个)

/

1.5

预期性

新增归集住房公积金

(亿元)

3780

4500

预期性

新增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

(亿元)

2343

3000

预期性

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覆盖率

%

33.4

60

预期性

新建绿色建筑住宅比重

%

50

100

约束性

新建装配式住宅比重

%

11

25

预期性

住房交易管理

/

各城市建立住房交易管理服务平台

约束性

注:指标含义见附件。〔  〕内为5年累计数。

       四、主要任务


       (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制,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健全住房与土地、金融、财税、公共服务等政策联动,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形势研判,完善部门会商机制,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1.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城市是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把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作为住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变化、住房供求关系、人均住房面积及房价收入比等因素,编制住房发展规划,明确住房发展目标,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加强对住房市场分析研判,因地制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促进住房市场走向“价格合理、供求平衡、风险可控、预期平稳”的健康发展状态。

       2.加强住房市场监测预警。完善全省房地产大数据监测平台,提高风险监测智能化水平,动态监测各地住房市场发展变化,对出现市场异动的城市进行预警提示,探索建立房地产市场运行月监测、季评价、年考核制度。全面落实房屋交易网签备案制度,推进新房和二手房买卖、住房租赁网签全覆盖,实现省、市、县系统联网和数据自动传输,提高数据质量。建立住房交易管理服务平台,以城市为单元,以交易网签备案数据为基础,构建住房建设、销售、租赁、物业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数字化信息平台。各地对照国家调控要求和当地住房发展目标,完善监测系统的预警和风险提示功能,及时应对处置市场异动情况,维护市场稳定。

       3.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住房与土地、金融、财税等部门政策协同、调控联动机制,定期共享房地产市场供地、交易、金融等信息,共同研判市场走势,做好调控政策分析评估。各城市应科学制订住宅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和三年滚动计划,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和库存指标,科学确定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促进供需平衡。人口净流入、供求矛盾突出的城市要适度增加住宅用地规模,提高住宅用地供应比例。完善房地产金融调控,落实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居民首套刚需及改善型需求,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完善“三线四档”融资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保持住房市场金融稳定。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地区,可依法调整住房交易契税税率。

       4.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推进租购并举落实,加大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探索基本公共服务“租购同权”,补齐租赁住房短板。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主体,重点培育发展专业化、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鼓励品牌住房租赁企业在全省范围开展规模化租赁经营。完善土地、金融等支持住房租赁发展措施。鼓励支持自持型住房租赁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提高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率,提升住房租赁管理水平。持续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加大对“高进低出”“长收短付”及违规建立资金池等高风险经营行为整治力度,保障租赁各方合法权益。

       5.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推进建立房地产开发、租赁、中介、物业等行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监管,健全多部门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联合激励机制。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多部门、跨地域联合查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厉查处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落实房地产市场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会同宣传、网信等部门持续整顿房地产信息网络传播乱象,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逐步完善商品房预售条件,健全现房销售。完善全装修商品住宅项目样板房管理和商品房委托销售管理等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住房领域矛盾风险排查化解,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

       (二)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1.加大实施住房分类保障。公租房为政府兜底保障,继续执行现行政策规定,主要面向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供应,由政府提供实物房源和发放货币补贴,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应根据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需求,结合财政承受能力,按照一定的轮候期,合理确定实物公租房保有量。 

       保障性租赁住房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要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在摸清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和存量土地、房屋资源情况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城施策,采取多种方式,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坚持“谁投资、谁所有”,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准入和退出的具体条件、小户型的具体面积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合理确定。

       支持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因地制宜的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范围以面向户籍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常住人口,主要是对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但买不起商品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

       2.健全公租房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公租房申请受理常态化机制,明确申请标准,确保保障对象符合相应准入条件。定期开展保障对象资格复核和公租房使用检查,确保公租房使用依法依规。落实执行公租房管理收支两条线政策,引进公租房运营管理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工作,提升运营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定价指导机制,制定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地方标准,实现科学量化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公租房信用管理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健全公租房退出管理机制,提升退出管理效率。

3.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监管。通过新建、配建和盘活存量房源等方式以市场为主进行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的筹集。支持各类主体参入建设与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定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具体操作办法及申请条件、流程及工作要求等。加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租和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并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加强出租管理,确保保障性租赁住房符合小户型、低租金、面向新市民和青年人供应的要求。加强运营管理,坚决防止保障性租赁住房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严禁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名违规经营或骗取优惠政策。

4.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土地支持政策。重点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包括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或在商品房项目中适量配建筹集,落实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简化审批流程。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可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审查建设方案,出具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后,由相关部门办理立项、用地、规划、施工、消防等手续。实行相关各方联合验收。

落实税收优惠和民用水电气价格政策。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后,比照适用住房租赁增值税、房产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标准执行。

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住房租赁专项金融债券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投放。支持商业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参入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在把控风险前提下,鼓励租赁住房投资基金(REITs)持有并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

5.强化住房保障的绩效考评。城市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发展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负主体责任。结合实际进一步规范公租房制度,确立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完善本地区的住房保障体系。科学确定住房保障发展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年度筹集建设计划,并向社会公布,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省人民政府对全省住房保障工作负总责。完善公租房管理监督考评机制,定期对全省公租房保障情况实施考核。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发展情况实施监测评价,对重点发展城市开展检测评价;坚持结果导向,重点评价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对于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所取得的成效;强化结果运用,将监测评价结果纳入对城市政府的绩效考核。

6.提高住房保障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全国公租房信息系统联网共享目标,建立全省公租房信息系统平台,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成果应用。推广运用“互联网+住房保障”政务服务系统,与地方政府部门大数据平台对接,形成覆盖公租房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住房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全省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服务平台,将全省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纳入到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智能服务和管理水平。

(三)全面提升居住品质和宜居水平。

加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住房体检和住宅安全动态管理。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住房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装配式和绿色建筑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住房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住房质量和品质。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住房建设运营管理数字化水平。

1.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坚持规划先行,鼓励城镇老旧小区成片统筹更新改造,实现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享,因地制宜补齐既有居住社区建设短板。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共担改造资金的投融资机制。建立老旧小区改造长效机制,将精细化服务理念融入改造全过程,鼓励各地对老旧小区和纳入特困供养等范围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完善居民基本服务,提供增值服务,满足精细化、个性化需求,使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到2025年,全省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万个,涉及住宅建筑面积约2.6亿平方米。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将建设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

2.提升新建住宅工程质量水平。严格执行新建住宅法定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加强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全过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强化建设单位责任,规范商品住宅交付行为,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全面推行《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示范文本》《商品住宅使用说明书示范文本》和《质量合格证》等制度。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点经验进基层、进企业、进现场活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住宅工程质量提升交流观摩和精品工程创建,培育一批示范项目。强化最终使用人对住宅质量的监督,加强使用阶段的检查与修缮工作。提高住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建设功能完善、绿色宜居、健康安全的高品质住房。
3.推进健康绿色智能住宅建设。推动住房建设和使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积极发展超低能耗住宅,推广钢结构住宅,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降低住宅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鼓励新建住宅按照健康绿色智能标准建造,加快装配式住宅建设,引导既有住宅进行健康绿色智能改造。探索土地保障、税收信贷优惠、奖励补助、建造成本、部件运输等支持政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引导房地产企业推进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立足居民消费新特点新需求,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业,扩大以居住为核心的生活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推进将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数字技术应用于居住服务,提升服务效率。

4.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和公共配套。注重城市规划引导,建立产业发展、就业结构、人口规模与住房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合理布局商品住房、租赁住房等住房产品,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开展完整居住社区设施补短板行动,因地制宜对居住社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改造和建设,完善水、电、气、热等服务保障和城市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新建住宅项目按照规模大小,严格执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配建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商业服务、停车等设施,明确规模、产权和移交等制度,确保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提高居住小区绿化率,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居住品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打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四)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强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完善物业管理法规政策,加强行业监管,加快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推动物业行业提质升级,促进物业服务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1.强化党建引领。全面加强物业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强化党对物业行业的领导。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物业行业党委建设,健全物业行业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发挥物业行业党组织作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社区物业党建联建。

2.加强行业监管。修订完善物业服务管理法规政策,建立物业行业信息管理平台,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完善物业服务质量考评机制,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强化信用信息在前期物业招标投标、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落实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业主和社会监督。

3.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物业行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管理水平。依托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探索将物业服务业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范围。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探索“物业+养老”模式,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为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居家养老、快递代收等生活服务提供便利。推动物业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促进物业管理由物的管理向居民服务转型升级。完善激励机制,加快推动公益性、保障性物业管理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变,提高专业化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五)深化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1.探索缴存扩面新机制。巩固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缴存机制,完善非公企业灵活缴存机制,推动建立新市民自愿缴存机制,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缴存面。开展扩面促缴行动,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重点推进非公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加大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让住房公积金政策进机关、进企业、进楼盘、进社区、进乡镇,提高政策知晓率,促进公积金制度平稳健康发展。

2.探索资金使用新机制。探索住房公积金参与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机制。开展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试点。推动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住房公积金合作机制,深化业务领域合作,发挥资金规模效应,提高使用效率,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继续推进住房公积金差别化信贷政策,重点支持职工购买首套自住住房需求,有条件支持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购房贷款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探索市场化配置资金,有效盘活存量贷款资产,形成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3.探索信息化服务新机制。紧扣“互联网+住房公积金”,加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部门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完善网上业务办理渠道,通过全程网办实现业务异地办理,努力实现业务办理“零材料”。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增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打造高质量的便民化服务。探索将住房公积金缴交与银行贷款授信额度、城市积分落户、信用体系评价等结合,增强住房公积金制度吸引力。

4.探索全方位监管新机制。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风险防控机制,发挥住房公积金监管平台作用,打造线上线下监管、内部外部监督、定期不定期审计检查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体系,管控流动性风险、贷款逾期风险、骗提骗贷风险、信息数据风险、廉政风险等,确保公积金制度安全运行。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控,建立科学高效的系统开发管理体系,健全网络安全防护机制,明确风险防控责任,规范数据共享管理,强化信息安全常态化管理。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卷帘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重点用能设备和门窗改造等

我国及部分省市卷帘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重点用能设备和门窗改造等

卷帘门是一种常见的门类,特点是能够卷起或放下以实现开关功能。卷帘门通常由多个关节活动的门片串联在一起,在固定的滑道内,以门上方的卷轴为中心转动。这种门适用于多种场合,如商业门面、车库、商场、医院和厂矿企业等,尤其适合于门洞较大或不便安装地面门体的地方。卷帘门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其他合金材料,并常采用平行四边形

2024年04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程材料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建立全材料整线回收工艺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程材料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建立全材料整线回收工艺

工程材料是用于满足工程结构和功能需求的各种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工程材料的种类繁多,如按应用领域可分为机械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材料、电子工程材料、航空材料等,按性能特点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2024年04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管材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管材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管材是用于制作管道系统的材料。管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化工和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用于输送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常见的管材种类包括钢管、塑料管、铸铁管、陶瓷管、玻璃管等,具体类型有PPR管、PVC管、铜管、镀锌管、软管等,这些管材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标准进行选择。

2024年04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居装饰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经营性自建房的装饰装修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居装饰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经营性自建房的装饰装修管理

家居装饰是指对家庭居住环境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计,以提高居住的环境品质和体现个人的品味。它包括对房屋的结构、功能、美学和环保等多方面的考虑,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居住需求和审美期望。家居装饰涵盖了硬装(如墙面、地面、天花板的装修等)和软装(如家具、灯具、窗帘、地毯等)两个方面,以及室内空间的布局、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等多个细节。

2024年04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衣柜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家具等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衣柜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家具等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

定制衣柜是根据个人需求和空间尺寸,在工厂里量身打造后再运到现场进行组装的衣柜。定制衣柜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来设计和定制,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满足不同需求的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这种衣柜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欧美家庭必备的家具之一,成为现代家庭装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04月07日
2024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相继出台 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4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相继出台 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为了我国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2024年中央层面将持续推动房企融资相关支持政策落地见效,并有望调整各类住房交易税费促进购房消费,具体将围绕“满足多样化改善性需求”要求优化各类政策。

2024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属门窗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存量建筑门窗等重点节能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属门窗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存量建筑门窗等重点节能改造

金属门窗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门和窗户,按材料分为铝合金门窗、钢门窗、不锈钢门窗等;按作用分为防盗门、防火门、阳光房等多种类型。同时,金属门窗在五金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具有美观、耐用等特点,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安全、隔音等需求。

2024年03月22日
我国混凝土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深化水泥混凝土多方面综合利用

我国混凝土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深化水泥混凝土多方面综合利用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一种由胶凝材料(如水泥)将集料(砂、石子)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它通常由水泥、砂、石子等骨料,以及必要时的水、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和养护硬化而成。混凝土的硬度较高,且耐久性好,能够抵御磨损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适用于需要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结构,如房

2024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