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文物局做好关于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2019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9〕22号),核定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另有50处项目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务实举措,对于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构建完善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切实做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保护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要及时梳理、汇总本辖区内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状况,提出工作建议,积极推动省级人民政府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加大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出台专项保护措施,建立本辖区内文物资源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并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本省“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

        督促市县人民政府切实履行文物保护属地责任,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工作实际,加强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不断提升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使文物管理机构的人员力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确保责任落实落地。未设置专门机构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方各级政府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二、推进基础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要立即启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基础工作,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依法及时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保护标志和保护界碑界桩,更新完善记录档案,明确专门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由其他行业或个人使用管理的,应依法确定保护管理的直接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保护责任和义务,确保文物安全。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应于2020年10月15日前划定公布,并连同相关管理规定一同纳入本省及市县区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成果连同记录档案应报我局备案。

        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常保护管理措施以及相应的险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文物保存现状,发现、记录、上报和妥善处理病害险情。日常保护管理措施应包括考古调查、文物勘察测绘、文献资料搜集、价值阐释研究、保养维护、巡查检查、动态监测、安防消防防雷等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必要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属于大型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遗址、墓葬群、建筑群落、旧址群落以及面临较大建设压力,保护管理难度较大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在进一步开展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专项文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在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管理规定,明确保护原则、措施和目标等。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文物保护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三、加强科学保护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应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展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现状及风险评估,并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性工程干预措施。确有本体安全风险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抢险保护措施;确需进行保护性工程干预的,应将本体修缮、安全防护(含消防防雷)等纳入工作计划,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确保文物安全。鼓励文物管理机构和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发适用于文物保护,尤其是文物防腐防虫、消防防雷和安全防盗的科学技术、设施装备和应用型工具、材料,健全项目全流程管理和资料档案建设,提升文物保护项目的科技水平。

        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筹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保护,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统筹安排周边区域空间功能和用地安排,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和建设项目,完善基本建设考古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土地储备考古前置试点。涉及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工程,应依法履行报建审批手续。

        四、确保文物安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要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落实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监管责任,指导地方加强文物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针对发现问题列出整改措施和责任清单,细化清单管理,定期照单对账,照单销账,确保整改到位。加强文物安全事故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强化日常检查巡查和值班值守,加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建设和维护保养,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坚持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逐级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实行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筑牢文物安全防范底线。

        依法严肃查处涉及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协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督促将重大文物安全隐患、事故和违法案件列为政府督察重要事项,坚持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对文物安全与执法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单位,要采取约谈、公开曝光等措施。对不依法履职、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等导致文物遭破坏、失盗、失火并造成损失的,必须严肃追责;涉嫌犯罪的,必须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推进合理利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要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促进文物活化利用,充分发挥文物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让文物活起来。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对以革命文物为主体的近现代重要史迹,要与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百姓致富相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干部党性教育相结合,做好价值诠释与展示;对古建筑及近现代代表性建筑,要与城市品质提升、乡村特色保留相结合,鼓励有效利用,以用促保;对古遗址古墓葬,要与当地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鼓励发展与保护展示相容的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开放利用前景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遗址博物馆、考古工作站、考古遗址公园和城市绿地。

        进一步发挥产权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文物系统所有的,要主动谋划对策,加大开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管理和利用,推动共管共享;对其他行业所有的,要主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对接,推动科学使用、合理利用,尽量创造条件对公众开放,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对私人所有的,要明晰责任、权利和义务,有必要的可制定负面清单,支持开展活化利用。

        六、传播文物价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要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核定公布为契机,尤其是革命文物,要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宣传力度,通过多种角度、渠道和方式,宣扬文物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宣传文物的价值和在当下的社会意义,宣讲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正确的文物保护利用理念,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

        要主动与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文化旅游部门沟通联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教育、党政干部教育基地,发挥文物在开展宣传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

        结合宣传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落实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有计划的开展公众教育,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自觉,为文物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应系统总结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举一反三,特别是结合申报工作暴露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要切实加强文物核心价值研究,有效落实保护管理责任,科学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合理安排日常保养维护和巡查检查,有序推进文物保护修缮,不断完善安全防护和消防防雷设施设备,以确保文物安全。要进一步扩大文物宣传,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社会力量介入,不断推动文物合理开放利用,发挥社会效益,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特此通知。

资料来源:文物局,观研天下XZN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托育机构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为促进污染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为了扩大租赁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等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提出引导从事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企业统一采购符合《技术规范》、铭牌标注“商用”或字符带圈的“商”的电动自行车并指导配送人员规范使用。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旅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旅游赋予身心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带动性强,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促进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部门等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财富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园林绿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为促进金融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上市辅导等金融服务。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财政部、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支撑能力建设,健全调查体系和长效监测机制,加快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本底调查。

2025年09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