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中国轮胎制造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的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我国轮胎制造行业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指导、行业自律管理与市场化发展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负责制定行业发展规划、颁布产业政策、审批项目等重大问题,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行业自律管理机构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要进行橡胶工业有关的信息收集,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提供建议,推动行业信息交流与技术创新,制订行业规范、行业标准并进行行业自律,反映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和企业诉求等工作。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下设轮胎分会。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负责轮胎产品的强制认证(“3C”认证)工作。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对列入该目录的产品,自2003年5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进口、销售。该目录中包括机动车辆轮胎3种:轿车轮胎(轿车子午线轮胎、轿车斜交轮胎)、载重汽车轮胎(微型载重汽车轮胎、轻型载重汽车轮胎、中型/重型载重汽车轮胎)、摩托车轮胎。

       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序号

法律法规及政策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

1

《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810

2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82

3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工信部

20169

4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65

5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

青岛市人民政府

20164

6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511

7

《橡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201510

8

《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4

9

《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201410

10

《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

201410

11

《轮胎行业准入条件》

工信部

20149

12

《绿色轮胎技术规范》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20142

13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341号文件化解过剩产能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42

14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国家发改委

20132

15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1210

16

《子午线轮胎工艺技术规范》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20124

17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

20116

18

《轮胎产业政策》

工信部

20109

19

《石化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

工信部

20095


       3、航空轮胎相关监管政策

序号

法律法规及政策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

1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10

2

CTSO-C62e《航空轮胎》行业标准

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定发行人负责起草)

20139

3

航空轮胎系列标准(GB/T9746-2013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37

4

2013-2020年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5

5

《轮胎产业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010

6

航空轮胎标准(GB9745-2009)和航空轮胎内胎标准(GB15323-2009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2

7

航空轮胎试验方法标准(GB/T9747-2008)和航空轮胎激光数字无损检测方法标准(GB/T22039-2008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6

8

民航产品适航认证制度注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074

9

航空轮胎内胎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15324-2004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3

10

航空轮胎表面质量(GB/T13652-2004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DS)

       注:航空轮胎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证书(CTSOA证书),为企业掌握航空轮胎和生产资质国内认证;重要改装设计批准书(MDA),为航空轮胎装机使用和销售国内认证。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中国轮胎制造行业优势企业调研及市场发展预测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除草剂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肥料和农药登记行政审批改革

我国及部分省市除草剂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肥料和农药登记行政审批改革

为促进除草剂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深化重点问题农产品药物残留攻坚治理,推行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回收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回收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塑料回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塑料回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质检行业相关政策:优化药品医疗器械注册检验

我国及部分省市质检行业相关政策:优化药品医疗器械注册检验

为促进质检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商务部等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支持在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概念验证平台、中试验证平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质检中心、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等产业创新和服务平台。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造纸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制浆造纸“哑”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造纸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制浆造纸“哑”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改造

为促进造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开展制浆造纸“哑”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改造,能源及排放监测系统数字化改造,仓储立体库等数字化改造。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包装行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选择绿色材料、采用绿色包装等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包装行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选择绿色材料、采用绿色包装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包装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规范危险废物包装,强化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收集处理。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商业航天行业相关政策:加大商业航天支持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商业航天行业相关政策:加大商业航天支持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中国证监会等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天然橡胶行业相关政策:稳定天然橡胶种植面积

我国及部分省市天然橡胶行业相关政策:稳定天然橡胶种植面积

为了进一步推动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2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等发布《天然橡胶通知/政策》稳定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加强特种胶园建设,推动老旧胶园更新和灾毁胶园恢复重建。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工厂行业相关政策: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工厂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工厂行业相关政策: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工厂

为了扩大智能工厂行业的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商务部等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参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和智能工厂。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