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配储能相关政策汇总

新能源发电配储能相关政策

/自治区

发布方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要求

陕西

西安市工信局

2020.12.25

《关于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支持光伏储能系统应用。对202111日至20231231日期间建成运行的光伏储能系统,自项目投运次月起对储能系统按实际充电量给予投资人1/千瓦时补贴

江西

工信厅

2020.1.13

《江西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3

支持锂电池、钒电池等二次电池在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配建储能。

安徽

合肥市政府

2020.11.19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指出要促进融合发展:探索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储能站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的示范应用,鼓励建设“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

合肥市政府

2018.9

《关于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对政策发布后并网运行的光伏储能系统,其项目组件、储能电池、逆变器采用工信部相关行业规范条件公告企业产品或《合肥市推荐应用光伏产品导向目录》推荐产品的,自项目并网次月起给予储能系统充电量1/干瓦时补贴,同一项目年度最高补贴100万元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1.15

《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

建设长三角绿色储能基地,开展风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

湖北

能源局

2020.6.8

《湖北省2020年度评价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

风储项目配备的储能容量不得低于风电项目配置容量的10%,且必须与风电项目同时建成投产,以满足储能要求。在项目配置中,对接人同一变电站的风储与光伏发电项目,优先配置风储项目

湖南

国网湖南

2020.3.23

《关于做好储能项目站址初选工作的通知》

28家企业承诺配套建设新能源储能项目,总计388.6MW/777.2MWh,与风电项目同步投产,配置比例为20%

新疆

发改委

2019.2

《关于在全疆开展发电侧储能电站建设试点的通知》

储能电站原则上按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0%进行配置

发改委

2019.6.28

《关于开展发电侧光伏储能联合运行项目试点的通知》

在喀什,和田、克州、阿克苏南疆四地州布局不超过350MW光伏储能联合运行试点项目,储能系统原则上按照不低于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5 ,且额定功率下的储能时长不低于2小时配置

能源局

2020.5.6

《关于做好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继续推进南疆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汇集站集中式储能试点项目的建设

发改委

2020.5.26

《新疆电网发电侧储能管理暂行规定》

鼓励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独立辅助服务提供商等企业投资建设电储能设施,要求充电功率在10,000kW以上、持续充电时间2h以上,电储能设施根据电力调度结构指令进入充电状态的,对其充电量进行补偿,标准为0.55/kWh

西藏

能源局

2019.8.14

《关于申报我区首批光伏储能示范项目的通知》

优先支持拉萨、日喀则、昌都已建成光伏电站侧建设储能系统,规模不超过200MW/1GWh。鼓励在阿里地区建设20MW 光伏+120MWh 储能项目

内蒙古

能源局

2020.3.26

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竞争配置方案》

优先支持光伏+储能项目建设,光伏电站储能容量不低于5%,储能市场在1h以上

河南

发改委

2020.4.7

《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通知》

优先支持配置储能的新增平价风电项目

国网河南

2020.4.21

《关于2020年申报平价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通知》

“十四五”新能源消纳能力已达到极限,建议以后新纳入政府开发方案的风电、光伏项目配置足够的储能设施提高调峰能力

山西

国网山西

2020.6.3

《关于2020年拟新建光伏发电项目的消纳意见》

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应统筹考虑具有一定用电负荷的全产业链项目,配备15%-20%储能,落实消纳协议

吉林

能源局

2020.4.27

《吉林省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形目申报指导方案》

大力支持为落户吉林储能、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装备制造业等有带动作用的项目

辽宁

发改委

2020.5.14

《辽宁省风电项目建设方案》

优先考虑附带储能设施,有利于调峰的项目

青海

省政府

2020.5.22

《关于加快推动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更多使用新能源储能电力

山东

国网山东

2020.6.5

《关于2020年拟申报竞价光伏项目意见的函》

储能配置规模按项目装机规模20%考虑,储能时间2h,可以与项目本体同步分期建设

江苏

能监办

2019.12.5

《关于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有关意见的通知》

鼓励新能源企业配置一定比例的电源侧储能设施。支持储能项目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进一步推动储能系统与新能源协调运行,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2019.12.9

《江苏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

分布式发电项目采取安装储能设施等手段,提升供电灵活性和稳定性

资料来源:政府官方网站(s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分析报告-行业调查与未来商机分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开展新型储能安全预警技术攻关

我国及部分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开展新型储能安全预警技术攻关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飞轮储能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铁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为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内河港口煤炭、焦炭、铁矿石等大宗货物集疏运清洁运输比例,新改扩建港区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企业提升动力电池维修经济性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企业提升动力电池维修经济性

为促进动力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加氢站行业相关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加氢站行业相关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为了进一步推动加氢站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门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燃气行业相关政策: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燃气行业相关政策: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

为了进一步推动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等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氢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2025年07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