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政策(图)

        1、行业管理体制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及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各级发改部门负责本行业新进企业、投资项目、产能扩建项目审批及新产品准入审核等行政管理职能。工信部负责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等行政管理职能。商务部负责外资项目审批、进出口汽车及零部件业务审批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动向预测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各省级分会,其主要职能是政策研究、信息服务、标准制定、贸易协调、行业自律、会展服务、国际交流、行业培训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分支机构下设制动器委员会。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2009 年以来,为促进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方针和产业政策,主要内容如下表:


        其中,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有关键作用的政策及其主要内容包括: 

        2009 年 3 月,国务院颁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5号),对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以及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同年 8 月,国家发改委对 2004 年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修订,指出: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制定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分类指导和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 

        国家发改委于 2011 年 3 月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和2013 年 2 月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将发动机控制系统、变速箱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牵引力控制、电子稳定控制、网络总线控制、车载故障诊断仪、电控智能悬架、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自动避撞系统、电子油门等列为鼓励类项目。 

        2012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 10 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 

        2013 年 1 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十二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3〕16 号),将汽车行业列为加速推进并购重组的九大行业之首,推动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与整车生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发展战略联盟,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化生产。 

        2015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修订)》,将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列为鼓励类外商投资产业。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 2025》,对汽车行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汽车行业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2015 年 9 月 29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财税〔2015〕104 号),就减征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自 2015 年 10 月 1 日起至 2016 年 12 月31 日止,对购置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 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2016 年 12 月 13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财税〔2016〕136 号),就减征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对购置 1.6 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 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 2018 年1 月1 日起,恢复按 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2017 年 4 月,工信部、发改委及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形势,指出:“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海外新兴汽车市场的发展,我国汽车产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3,000 万辆左右、2025 年将达到 3,500 万辆左右。”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提出 “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中国品牌汽车全面发展”、“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等规划目标,以及完善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联网汽车、完善中国汽车质量品牌建设等重点任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cs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飞轮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飞轮储能等其他新型储能技术装备研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飞轮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飞轮储能等其他新型储能技术装备研发

飞轮是安装在机器回转轴上的具有较大转动惯量的轮状蓄能器。当机器转速增高时,飞轮的动能增加,把能量贮蓄起来;当机器转速降低时,飞轮动能减少,把能量释放出来。飞轮可以用来减少机械运转过程的速度波动。

2024年03月13日
我国汽车皮革行业相关政策:开发高端绿色化、时尚化和功能化皮革材料

我国汽车皮革行业相关政策:开发高端绿色化、时尚化和功能化皮革材料

汽车皮革是用于汽车内部的特殊皮革材料,通常用于座椅、方向盘和仪表板等区域。它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和舒适性,能够提供卓越的触感和外观。汽车皮革有多种类型和等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除了其耐用性和舒适性之外,汽车皮革还具有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优势,因为它可以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汽车皮革是一种高质

2024年03月06日
我国行驶记录仪行业相关政策:推动认证关键环节非现场和现场监管一体化实施

我国行驶记录仪行业相关政策:推动认证关键环节非现场和现场监管一体化实施

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它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

2024年03月05日
我国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行业相关政策: 加强车辆、制动等系统核心零部件攻关

我国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行业相关政策: 加强车辆、制动等系统核心零部件攻关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主要是用电子控制的方式取代原来使用驻车制动手柄、拉索等机械手动操作的部分,从而完成整个驻车制动过程。

2024年02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胶管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汽车及其零部件等品质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胶管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汽车及其零部件等品质升级

汽车胶管是指在汽车上用于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制冷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的橡胶软管,主要用于传输各种液体和气体。

2024年02月23日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相关政策:突破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等超级终端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相关政策:突破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等超级终端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车辆搭载有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有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特点。

2024年02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024年02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车载电源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车载电源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

车载电源也称为电源逆变器,是一种能够将DC12V直流电转换为和市电相同的AC220V交流电的设备。

2024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