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12月1日实施

       内容提示:除了对勾兑工艺的规定,GB/T26760-2011对白酒中食品添加剂也做了明确规定,不允许添加非白酒发酵生产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因此,香精、色素等各类食品添加剂都被禁止添加。

       距离12月1日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26760-2011)实施已经不到一个月。据了解,此国标对酱香型的白酒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因此,不少媒体将其解读为对酱香型白酒行业的重要整肃、规范标准。


  GB/T26760-2011作为首个专门针对酱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对相关工艺作了明确规定:酱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生产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需以高粱、小麦和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制成,以保障酱香型白酒质量。可见,该国标认可的勾兑方式,只剩下上述第一种,即新旧酒勾兑。


  除了对勾兑工艺的规定,GB/T26760-2011对白酒中食品添加剂也做了明确规定,不允许添加非白酒发酵生产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因此,香精、色素等各类食品添加剂都被禁止添加。


  目前,国内生产酱香型白酒的企业主要有贵州茅台、习酒和四川郎酒等。尽管酱香型白酒国标在行业内存在一些争议,但业界整体上反应平淡,主要原因就在于酱香型白酒国标GB/T26760-2011仅是推荐性标准,而非业界必须严格遵守的强制性国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酱酒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酱酒产业集群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酱酒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酱酒产业集群建设

酱酒,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是中国白酒的香型之一。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2024年03月05日
我国葡萄酒行业政策:加大葡萄酒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葡萄酒产业链

我国葡萄酒行业政策:加大葡萄酒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葡萄酒产业链

近些年来,为了提高优化葡萄酒的研发技术,加大进出口数据规模,加速葡萄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及各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23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出立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实际,科学布局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和产品结构,有序扩大种植规模,加

2024年01月09日
我国啤酒行业相关政策:推动无醇啤酒制造工程升级 积极开发新型啤酒

我国啤酒行业相关政策:推动无醇啤酒制造工程升级 积极开发新型啤酒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的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

2024年01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酿酒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我国及部分省市酿酒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酿酒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2023年12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白酒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壮大白酒等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我国及部分省市白酒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壮大白酒等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为推动白酒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2年文旅部发布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提出鼓励推广巴蜀乡村文创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推动柠檬、脐橙、中药材、白酒、榨菜、特产猪等重点地理标志产品向特色旅游商品转型。

2023年11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玻璃酒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玻璃等传统产品升级换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玻璃酒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玻璃等传统产品升级换代

为了推进玻璃酒瓶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等四部门发布的《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提出加快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产品升级换代,挖掘绿色建材、铝材等消费潜能,不断提升传统产品竞争优势和竞争效率。

2023年10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