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药品补充检验项目成长历程及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

         导读:中国药品补充检验项目成长历程及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2002年颁布的现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58条首次提出了“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概念。

         参考《中国药品制剂市场格局分析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9)

         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在针对掺杂、掺假嫌疑药品的稽查打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现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条款的规定,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3年初启动对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审批,迄今共批准约200个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在过去10年期间,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起草、审批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受到业内同行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起草、审批和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发展历程

         2002年颁布的现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58条首次提出了“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概念。该条款明确了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适用的对象,即“有掺杂、掺假嫌疑的药品”;规定了“补充”的对象“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使用的前提“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以及法定地位“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总之,经批准的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是一种国家法定药品标准,是药品稽查打假的技术工具。

         2003年3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报请批准用补充检验方法和项目进行药品检验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做了要求,这标志着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申报审批工作的开始。2006年7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印发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的通知》第21条,对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评审时限做了规定,加强了申报-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自2003年至2013年的10年期间,共有约200个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获得批准。其中,2003~2008年有110个,2009~2013年有79个。批准方法最多的是2009年,为32个;最少的是2012年,仅为5个(如图1所示)。从药品品种来看,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主要是针对中药材染色、掺伪以及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成分。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在药品稽查打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阳光一佰”山芪参胶囊案,采用针对“降糖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盐酸丁二胍的补充检验方法”检出了非法添加物盐酸丁二胍。此案被列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督办案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 现行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起草、审批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起草中存在的问题

2.1.1 方法立题偏离认定“掺杂、掺假嫌疑药品”的初衷。

         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认定的情形之一是有“掺杂”嫌疑的药品。“杂”物质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药品本身含有或是生产工艺中必然引入的,如冰片本身含有樟脑,氯霉素滴眼液中含有有机汞类防腐剂;二是人为引入的,按人的主观意图又可以分为无意的和恶意的两种情况。大黄药材在大量收购过程中引入的少量伪品大黄可归属为无意混入,而红花或血竭中添加染料或补肾壮阳类中成药中添加那非类化学药品则应归属为恶意掺入。有些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是针对药品本身含有或生产工艺中引入的杂物,如针对含冰片中药制剂中樟脑的补充检验方法,申报理由是冰片本身含有樟脑,且有法定质量控制标准,但是含冰片中药制剂没有法定控制标准。又如,针对氯霉素滴眼液中有机汞类防腐剂的补充检验和检验项目,立题的理由是处方工艺中会引入有机汞类防腐剂,但无法定控制标准。从立题依据看,上述申报方法应归属于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提高,不属于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范畴。

 2.1.2 方法所用标准物质的可获得性会影响方法的可行性。

         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是针对药品质量标准未进行控制的物质,方法起草所用标准物质一般有以下三种来源:一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二是国内标准物质提供机构(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和国外标准物质(如USP、LGC)或标准试剂提供机构(如Sigma、Merck);三是起草单位从可疑样品中提取、确认并定值的,主要是针对暂无法定和可溯源的标准物质。经批准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是国家药品标准的一种,按照2007年颁布的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140条规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现中检院)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标定。对于非中检院来源的标准物质,如果都需要中检院的标定、制备和批准,则需要一定时间,势必会影响方法的批准和使用;如果没有中检院的批准,所用标准物质应不是法定标准,方法就不能被批准使用,对掺杂、掺假嫌疑药品的认定就不能进行。法定标准物质的可获得性影响了补充检验方法和项目的批准和使用。

2.1.3 对专属性方法和通用性方法的不同观点

         专属补充检验方法多是指限定品种、企业和成分的方法;通用性补充检验方法多是针对不同类药品中掺杂同类成分的方法。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补充检验方法研究应以针对某个企业的某个产品的专属性方法研究为主,应采用“一事一议”的原则,注重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满足稽查打假工作的实际需要。而针对某一类产品的通用补充检验方法的研究往往耗时较长,时效性较差,不符合稽查部门对打假工作效率以及控制问题产品、降低产品扩散危害的要求。如果研究建立通用方法,还要尽量涵盖全部企业的该类产品。尽管如此,在一定的阶段,建立通用补充检验方法还是有意义的,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双打”相关产品检验鉴定方法研究专项》中,中检院承担了“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的完善”的研究工作,对已批准的补充检验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基本统一的通用性检验方法。以中药材(饮片)和中药制剂为例,形成针对不同种中药材(饮片)或中药制剂中同种添加物,同种中药材(饮片)或中药制剂不同种添加物的通用性方法,提高方法的共享性。

2.2 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审批流程设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药品稽查工作的需要。在药品稽查打假工作中,经批准的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是认定掺杂、掺假药品的一个重要技术依据。以起草单位为地市药检机构为例,现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的申报审批需要经历“三道行政”把关和“两道技术”把关。“三道行政”把关包括:起草单位所属的地市局、所隶属的省局和国家总局;“两道技术”把关包括所隶属的省所和中检院(详见图2)。所申报方法经中检院评审,如果一次性通过,共需经历7个公文运转环节;如需修改完善,修改意见还需再层层返回,修改后再层层申报。上述审批流程涉及公文旅行环节多、耗时长,部分补充检验方法的审批甚至需要耗时1~2年,直接影响了掺伪、掺杂嫌疑药品的认定与稽查工作的高效开展。



2.3 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药典方法与补充检验方法灵敏度不一致,使判定结果出现争议。以大黄药材为例,针对大黄药材中伪品大黄的补充检验方法采用的是聚酰胺薄膜层析法,大黄药材的药典检查方法为纸层析法。由于纸层析方法的灵敏度低于聚酰胺薄膜层析法,会出现药典方法检查是合格的,而补充检验方法检查是不合格的情况。当有大量大黄药材无意混入少量伪品大黄时,会出现药典标准检查不存在土大黄苷,而使用补充检验方法时检出了土大黄苷。药典方法和经批准的补充检验方法都是法定方法,但是判定结果却不一致。

         还有已批复的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开性存在争议。如果补充检验方法在社会上公开,则会给造假者提醒,使之有逃避检查之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开也能对造假者起到震慑作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保健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保健食品行业监管

我国及部分省市保健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保健食品行业监管

保健品又叫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2024年05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肠胃药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监督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肠胃药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监督管理

肠胃药一般是指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通常情况下,胃肠道疾病可能是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2024年05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脑查片仪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脑查片仪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电脑查片仪,又称电脑自动查片仪,光机电一体化的设计使镜片检测时自动对焦,图形液晶显示测量结果,用于光学镜片的顶焦度值测量,确定并为镜片光学中心打上标记。

2024年05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试剂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形成生物试剂等产业链生态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试剂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形成生物试剂等产业链生态

生物试剂是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也用于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生物试剂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主要包括分子类(如核酸、载体、酶等)、蛋白类(如重组蛋白、抗体等)和细胞类(如细胞系、转染试剂、培养基等)三大类。这些试剂在体外诊断、疫苗、基因测序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也担任着关键原材料的角色。

2024年05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雾化吸入器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各类医疗器械新技术研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雾化吸入器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各类医疗器械新技术研发

雾化吸入器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设备,属于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2024年05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用电子仪器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医疗器械紧急使用有关制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用电子仪器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医疗器械紧急使用有关制度

医用电子仪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它们使用电子技术、物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用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护。医用电子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医用成像仪器、监护仪、实验室仪器、手术辅助仪器等。

2024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疫苗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疫苗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

生物疫苗一般指生物技术疫苗。生物技术疫苗通常不是灭活疫苗,但是包含灭活疫苗。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常用的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等。生物技术疫苗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灭活疫苗、D

2024年04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发展新一代生物材料等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发展新一代生物材料等

生物材料是一类特殊的材料,旨在与生命系统接触和相互作用,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的组织、器官,或增进人体功能。生物材料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包括单一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活体细胞或天然组织与无生命材料结合而成的杂化材料。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制造假牙、人造骨骼、人工瓣膜、人工晶状体、耳蜗、心脏起

2024年04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