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内容提示:此外,《通知》还指出,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原则上采用“煤电一体化”模式;另外支持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作为企业的自备电厂,或参与大用户直供电。

  近日,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低热值煤发电装机容量增长5000万千瓦的目标。

  此外,《通知》还指出,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原则上采用“煤电一体化”模式;另外支持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作为企业的自备电厂,或参与大用户直供电。

  业内专家分析称,上述政策可使基本上都已涉足煤炭产业的五大发电集团,特别是一批发电集团的煤电一体化项目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5000万千瓦装机增量令涉煤电企迎来新机遇

  对于用于发电的低热值煤的煤种和发热量,《通知》中明确限定为热值在1200千卡/千克至3500千卡/千克之间的煤矸石以及煤泥、洗中煤。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近期连续出台的《“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以及 《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对于煤矸石利用的表述,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家对于煤矸石等低热值  煤资源发电充分发展的决心,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全面突破。

  事实上,我国低热值煤发电总装机已达26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近400座,但相对于每年尚未得到利用的2亿吨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煤资源,现有装机容量、规模显然不足。《通知》提出的将在“十二五”时期实现低热值煤发电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装机增量的目标,恰好能充分利用这批未被充分利用的低热值煤资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发电企业涉煤较少,低质煤综合利用电厂一直是煤炭企业的“专利”,一方面深受国家政策鼓励;另一方面,其容量较小,一般在5万千瓦以下,既能够满足煤矿用电,也可变废为宝。

  据统计,在煤炭企业上规模的非煤产业项目中,煤矸石发电项目占有绝对比重。

  近年来,随着五大发电集团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煤炭产业,部分煤矿产能已形成一定规模,其矿区内低热值煤产量数目已相当可观,除已经拥有大型燃煤机组的煤电基地开始掺烧低热值煤外,部分只执行外运煤炭任务的发电集团煤矿的低热值煤仍无法有效利用。

  业内专家表示,尽管低热值煤综合利用机组与常规燃煤机组相比,厂用电率高、运行周期短和设备可靠性差,运营效果存在差距;此外,由于火电企业普遍亏损严重,发电企业火电投资积极性不高。但综合考量,发电企业在煤矿或大型洗煤厂附近因地制宜兴建高效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存在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目前煤矸石发电新增生产总值近千亿元,且在煤炭企业多种经营收入超亿元的项目中,前十名全部是煤矸石发电。

  大用户直供电推动煤电一体化纵深发展

  《通知》指出,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原则上采用煤矿、洗煤厂、电厂为同一投资主体控股的“煤电一体化”模式。

  《通知》还明确表示,支持以煤矸石为主要燃料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作为所在矿区工业园单个或多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的自备电厂,或参与大用户直供电。

  仔细分析,这两条看起来联系并不紧密的条目实则关系密切。

事实上,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发电是煤炭基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中转枢纽,部分具有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的发电企业,已提出了煤矸石发电基地的建设规划,并在其煤炭基地范围内形成新型煤化工、电解铝、煤矸石综合利用等规模化产业链,逐步形成“煤—电—路—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

  业内专家表示,《通知》中提出的大用户直供电支持政策,此举实则可以推进构建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发电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煤炭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并推动其向深层次延伸。

  目前,先期已经进行建设的中电投霍林河煤电铝产业一体化项目以及华电集团不连沟煤业公司正在规划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早已有此发展愿景。

  中电投霍林河项目其煤矿产出的高热值煤外运,周边电厂几乎全部燃用劣质煤和低热煤,并将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重点建设电解铝项目,其范围内部分铝业公司的电解铝用电则是来自于厂区的自备电厂直供电,增加劣质煤的消耗,优化了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支持力度继续加大税收政策未提及

  《通知》明确提出,对于符合条件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其自用、外送火电建设规模将予以优先安排;并优先于常规燃煤机组调度和安排电量,降低机组负荷调节速率要求。

  此前,为鼓励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国家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一些煤矸石电厂的并网和上网电量仍存在一些问题;而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认证周期过长,煤矸石电厂向用电企业直供电也受到限制。

  业内专家表示,上述支持政策的出台,将一定程度上帮助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解决并网问题,其生产效益将会有所改观。

  但此前众专家呼声较高的税收支持政策并没有随之一同出台。

  就目前情况看,一些煤矸石电厂各种税费沉重,税收优惠返还困难,影响了煤矸石发电项目效益。

 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税制改革后,先前规定的免征低热值燃料电厂的产品税并没有延续执行,劣质煤综合利用电厂与大型电厂同样要缴纳增值税。由于综合利用电厂使用的是企业本应排弃的废料,无燃料进项税可抵扣,因此出现了税赋沉重的不合理现象。

  业内专家表示,希望相关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的税收政策也尽快出台,或将更有力地推动低热值发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力交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力交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电力交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电力交易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

为了进一步推动核电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力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大功率充电站智能化安全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力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大功率充电站智能化安全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力装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应用电力智能管理、无人机巡检、充电安全预警、智慧消防等技术,加强大功率充电站智能化安全管理,提升充电设施智能运维水平。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场站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场站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

为促进充电场站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及充换电设施建设,完善船舶燃料加注作业和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制定充电设施建设等标准。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微电网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

我国及部分省市微电网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微电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微电网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河北省发布的《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建设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建设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项目

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的发展/为了扩大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的应用等/为促进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推动园区积极利用生物质能、核能、光热、地热、工业余热等热能资源,实现供热系统清洁低碳化。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

为促进新型电力系统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水平。纳入涉网安全管理范围的虚拟电厂,要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执行涉网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电机组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海上风电场配套开发波浪能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电机组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海上风电场配套开发波浪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风电机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风电机组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北省发布的《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四川省发布的《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06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