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监管体制、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与主管部门 

        (1)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受到的监管包括行业管理、环境保护、投资建设和电力等方面。其中,住建部及地方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是行业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发改委及地方发改部门负责垃圾焚烧发电投资建设项目的核准;国家能源局及地方能源管理部门负责对电力工作的监督管理。此外,本行业还受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指导和监督。 

        ①住建部及地方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 

        住建部负责全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 

        ②生态环境部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部门 

        生态环境部是国务院直属的环境保护 高行政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拟定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和发布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指导和协调地方、各部门以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等。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对环保企业从事环保设施运营的资质进行管理。 

        ③国家发改委及地方发改部门 

        国家发改委负责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负责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制订垃圾焚烧发电标杆电价。地方发改部门负责对垃圾焚烧处理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批(核准)。 

        国家能源局为国家发改委管理的国家局,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能源体制改革,负责能源监督管理等。地方能源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科学分析、细致研究、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地方能源监管职能;激活区域内的行业活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 

        ④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是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其主要业务包括: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参与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等;接受政府委托,承担本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编制工作,制定、发布团体标准;开展环保先进技术推广、示范及咨询服务;开展国内外行业交流与合作等。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下设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 

        ⑤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是全国性、行业性的非营利社会组织,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协助政府部门研究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健全自律性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和示范项目评估、推广工作;开展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搭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下设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垃圾渗沥液处理专业委员会、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 

        (2)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总承包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总承包业务受到住建部及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商务部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及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家发改委及地方发改部门、生态环境部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其中,国家发改委及地方发改部门、生态环境部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与前述职责一致。 

        ①住建部及地方建设主管部门 

        住建部及地方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建设行业企业资质、建设安全的管理,包括各类建筑企业进入市场的资格审批和资质的认可、确定,行业标准的建立、行业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等。 

        ②商务部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 

        国家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境外工程承包企业的项目投标、对外投资设立海外公司以及外商投资经营建筑业的监督管理等。 

        ③应急管理部及地方应急管理部门

        应急管理部及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④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产品质量和安全事宜(包括强制检验和风险监控)、国家监测和抽检,以及管理工业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等。 

        2、行业法律法规 

        (1) 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2) 与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总承包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3、产业政策 

        行业为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国务院与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推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主要包括: 

        (1) 行业发展规划政策 




        (2) 电力政策 


        (3) 财税政策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政策: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政策: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为加强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建设,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公共停车场、具备条件的加油(气)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配建快充、换电和加氢设施,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我国及部分省市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为促进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保障好居民冬季取暖前提下推进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范围内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因地制宜推进耦合生物质燃烧技术改造,鼓励发展大容量燃煤锅炉掺绿氨燃烧。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力发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促进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力发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促进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

为加强进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新兴固体废物(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综合利用,拓展二次利用市场化场景,支持区域回收利用基地建设。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发电机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风力发电机升级与退役等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发电机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风力发电机升级与退役等标准

为推动发电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核电基地自供电能力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核电基地自供电能力建设

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2024年10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的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关于印发广东省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建设,完善风电、光伏、输配电、先进核电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标准,推动开展储能、氢能产业标准体系研究。

2024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创新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创新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

‌智慧电力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应用形态,它结合了智慧系统与电力系统,采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智慧化。

2024年09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电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在运水电站优化升级和扩机增容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电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在运水电站优化升级和扩机增容

水电是属于水利科技名词,是指水和电,水力发电等,是一种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2024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