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装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我国始终注重发展铁路和轨道交通,近年来多项产业政策均强调发展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城市轨道供电设备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与未来趋势预测》显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业务主要受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及国家铁路局等部门的监管和指导,而城市轨道供电设备业务主要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

       (1)行业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

主要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

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监测预测预警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趋势,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牵头研究宏观经济应对措施。调节经济运行,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负责投资综合管理,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结构调控目标和政策,会同相关部门拟订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和政府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录。安排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重大项目。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统筹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综合分析交通运输运行状况,协调有关重大问题,提出统筹综合交通发展有关政策建议。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并按有关规定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机关党的工作;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建立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适应的制度体制机制,优化交通运输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节点布局,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负责组织拟订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政策,组织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拟订铁路、公路、水路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指导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负责组织起草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草案,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相关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负责拟订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协调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

国家铁路局

起草铁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参与研究铁路发展规划、政策和体制改革工作,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定铁路运输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和设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组织或参与铁路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负责拟订规范铁路运输和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监督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企业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情况;负责组织监测分析铁路运行情况,开展铁路行业统计工作;负责开展铁路的政府间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承办国务院及交通运输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负责研究起草并贯彻执行国家认证认可、安全质量许可、卫生注册和合格评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监督管理制度、规定等。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RCC

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并受其领导的国有独资企业,是实施铁路产品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及产品检验检测/校准等技术服务的第三方机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 行业协会

协会名称

主要职责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系经民政部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国家一级协会。负责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开展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 供建议;制订并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相关行规行约;开展行业统计工作, 建立行业发展统计监测机制,定期发布分析报告;建立团体标准体系,参与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标准的实施;开展城轨装备认证等。

中国铁道学会

开展国内铁道学术交流活动,开展铁道科技决策咨询,提供政策建议,接受委托,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中介等工作; 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开展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资格认证、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及课题研究等工作;积极开展厂会协作,促进铁道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1

1991 年发布、2015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5 号)

对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监管部门进行了规定,并对铁路运输、铁路建设、铁路安全与保护及法律责任进行规定。

2

2012 年

《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铁科技(201295 号)

对直接关系铁路运输安全的铁路专用产品的认证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3

2013 年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3 年第 21 号)

对铁路运输基础设备(铁路道岔及其转辙设备、铁路信号控制软件和控制设备、铁路通信设备、铁路牵引供电设备) 生产企业行政许可工作进行规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的企业,应当向国家铁路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取得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许可证

4

2013 年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39 号)

对铁路建设质量安全、铁路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法律责任进行规范。

5

2014 年

《铁道行业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铁科法[2014]23 号)

对铁道行业技术标准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并以技术标准体系为指导,组织起草铁道国家标准,制定铁道行业标准(不含工程建设标准), 组织实施标准和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

2018 年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实施细则》(国铁设备监〔201880 号)

对铁路运输基础设备(铁路道岔及其转辙设备、铁路信号控制软件和控制设备、铁路通信设备、铁路牵引供电设备) 生产企业的审批细则进行规范。国家铁路局依法审查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许可,核发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许可证,并公布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主要政策

序号

发布时间

相关政策

主要相关内容

1

202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构建快速网,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完善干线网,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2

2021 年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2035 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 123 出行交通圈(都市区 1小时通勤、城市群 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3 小时覆盖)和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国内天送达、周边国家 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 3 天送达)。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 2035 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 70万公里左右,其中铁路 20 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 7 万公里(含部分城际铁路),普速铁路 13 万公里(含部分市域铁路)。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由若干条纵横普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普速铁路衔接的普速铁路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逐步成网。

3

2020 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

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主要涉及七大领域,包括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4

2020 年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

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

5

2020 年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

智慧城轨建设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和战略突破口。智能基础设施:2035 年目标:建立完善的轨道、桥隧状态寿命及维护关键参数评估体系;建成智能化桥隧维护保障体系与管控平台和振动噪声仿真平台;建成安防智能化检测平台;建成高度集成的接触网(轨)、轨道、桥隧及环境多元耦合的综合评价分析平台,智能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6

2020 年

2020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发改规划〔2020532号)

以轨道交通为重点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有序规划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合理延伸,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支持重点都市圈编制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7

2019 年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第一类 鼓励类,十五、城市轨道交通装备:9、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基于 25kV 交流牵引供电制式的城轨线路);二十三 铁路:8、时速 200 公里及以上铁路接触网、道岔、扣配件、牵引供电设备。

8

2019 年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基本形成全国 123 出行交通圈(都市区 1 小时通勤、城市群 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3 小时覆盖)和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国内1 天送达、周边国家 2 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 3 天送达)。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推进装备技术升级,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

9

2017 年

《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发改基础〔20171996 号)

在全面贯通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主骨架的基础上,推进八纵八横主通道建设,实施一批客流支撑、发展需要、条件成熟的高速铁路项目,构建便捷、高效的高速铁路网络,拓展服务覆盖范围,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加快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服务城市群间及内部旅客运输的城际铁路,重点建设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际铁路,为构建轨道上的城市和城市群打好基础。统筹干线、城际铁路和城市交通的有效衔接及合理分工,鼓励适宜地区盘活存量资产、优先利用既有铁路提供城际、城市运输服务,有序新建市域(郊)铁路,强化城市群内部便捷高效连接。到 2020 年,路网布局优化完善,装备水平先进适用,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运营管理现代科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

10

2017 年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中国要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实施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 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道建设。做好国内综合运输通道对外衔接。规划建设环绕我国陆域的沿边通道。

11

2017 年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持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2

2017 年

《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重点围绕高速智能绿色铁路装备、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新型技术装备研发试验检测平台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好、掌握一定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完善多样化、系列化的轨道交通装备体系;搭建满足自主化、简统化、互联互通要求的动车组平台,推进车体、转向架、牵引传动、制动、网络控制、自主控制受电弓等系统和部件的开发。

13

2016 年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发改基础〔20161536 号)

高速铁路网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 完善东部网络布局,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推进周边互联互通。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2020 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 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3 万公里,覆盖 80%以上的大城市。到 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 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 3.8 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到2030 年,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 20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 4.5 万公里左右。展望到 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14

2016 年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

15

2016 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进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设,构建西北、西南、东北对外交通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廊。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市域(郊)铁路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

16

2015 年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发改基础[20151610 号)

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对铁路的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铁路事业加快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政策: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政策: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为加强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建设,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公共停车场、具备条件的加油(气)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配建快充、换电和加氢设施,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我国及部分省市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为促进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保障好居民冬季取暖前提下推进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范围内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因地制宜推进耦合生物质燃烧技术改造,鼓励发展大容量燃煤锅炉掺绿氨燃烧。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力发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促进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力发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促进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

为加强进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新兴固体废物(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综合利用,拓展二次利用市场化场景,支持区域回收利用基地建设。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发电机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风力发电机升级与退役等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发电机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风力发电机升级与退役等标准

为推动发电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核电基地自供电能力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核电基地自供电能力建设

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2024年10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的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关于印发广东省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建设,完善风电、光伏、输配电、先进核电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标准,推动开展储能、氢能产业标准体系研究。

2024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创新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创新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

‌智慧电力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应用形态,它结合了智慧系统与电力系统,采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智慧化。

2024年09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电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在运水电站优化升级和扩机增容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电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在运水电站优化升级和扩机增容

水电是属于水利科技名词,是指水和电,水力发电等,是一种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2024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