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管理。政府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协会主要是中国化学和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新材料、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
中国化学和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资源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化学和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业务范围为开展对电池行业国内外技术、经济和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交流工作,依法开展行业生产经营统计与分析工作,开展行业调查,向政府部门提出制定电池行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议;组织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协助政府规范市场行为,为会员开拓市场并为建立公平、有序竞争的外部环境创造条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和行业整体利益;开展对电池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科技成果的评价及推广工作,推荐新技术新产品,协助会员单位作好争创名牌工作;受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对行业内重大的投资、改造、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并参与项目的监督等活动。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及防范行业风险,政府及有关监督部门已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现行主要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如下:
政策名称 |
发布时间 |
政策要点 |
科技部、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16 年修订) |
2016.01 |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之“(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之“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动力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 |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2016.03 |
“加快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核心技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支持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与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 |
工信部《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
2016.07 |
推动电池工业向绿色、安全、高性能、长寿命方向发展,加快锂离子电池高性能电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新型添加剂及先进系统集成技术。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6 年版) |
2016.10 |
至 2020 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 5.0 升/百公里,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
7%以上,驾驶辅助/ 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 50%。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以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以开发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为重点。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 案的通知》(国发(2016)61
号) |
2016.11 |
到 2020 年,营运货车、营运客车、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5 年分别下降 8%、2.6%、7%,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 年下降 12.5%”、“到 2020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到 200 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 500 万辆。严格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提高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研究新车碳排放标准。 |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2016.12 |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着力突破电池成组和系统集成技术,超前布局研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实现电池材料技术突破性发展。加快推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提升动力电池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龙头企业。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到
2020 年,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产能规模保持全球领先。 |
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
2016.12 |
提高推荐车型目录门槛并动态调整;在保持2016-2020 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等。 |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
2017.01 |
以调整后的补贴新政为依据,对 2017 年度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工作进行调整。其中规定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PED)测试方法、动力电池(含超级电容器) 大充电倍率(CR)测试方法等。此后,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展开申报工作,至此,工信部累计发布
3 批推荐车型目录,共有 105 家企业的
1,020 个车型通过申报。 |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关于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
2017.02 |
“到 2020 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 300 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 260
瓦时/ 公斤、成本降至 1 元/瓦时以下,使用环境达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为促进监控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广应用“智能卡口”“船舶AI智能监控”,提高船舶安全监管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动模拟芯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面向新一代显示、通信、芯片等信息领域,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高精度时间频率服务、新型显示产品测评等方向计量测试需求,开展计量关键技术攻关。 为促进智能手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推动高端化跃升。深化物联感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在家电、家具、照明、手表等终端消费品的应用,推动智能产品跨品牌互联互通。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门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等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组织汽车、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数码产品等重点品类专题活动,稳住大宗商品消费。 为促进压力传感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探索集成高密度神经记录传感器、超低功耗植入式芯片的新型产品,创新脑意图识别功能,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