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中国非传统互感器行业技术标准,非传统互感器按耐受日照辐射程度分为两类,不同类型的使用应符合相应日照辐射程度的规定。
非传统互感器是一种不同于GB 1207《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 1208《电流互感器》, GBIT 4703《电容式电压互感器》、GBIT 20840.7《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GRIT 20840.8《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GRIT 17201《组合互感器》等标准中规定的互感器类型的电流、电压传递比例变换器。非传统互感器在结构上可由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磁元件之一或组合而成,输出的弱信号可与电子式自动化设备以及电子式仪器仪表的信号输入端口对接,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节约资源与能源的优点,是一种在电力系统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电流、电压比例传递变换器。为了规范非传统互感器的技术性能和技术要求,以指导非传统互感器的生产、检验及使用,特制定本标准。
4使用条件
4.1环境温度和湿度
非传统互感器按使用环境温度分为三类,不同类型的使用应符合相应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规定:
4.2海拔高度
非传统互感器按海拔高度分为两类,
—普通型:不超过1000m;
—高原型:不超过4000m。
4.3污秽等级
非传统互感器按污秽等级分为四级,
不同类型的使用应符合相应海拔高度的规定:
不同类型的使用应符合相应污秽等级的规定:
4.4日照辐射
非传统互感器按耐受日照辐射程度分为两类,不同类型的使用应符合相应日照辐射程度的规定:
—户内型:无要求;
—户外型:日照辐射达到1000W/㎡(晴天中午)时应予考虑。
4. 5风力
非传统互感器按耐受风力级别分为两类,不同类型的使用应符合相应风力级别的规定:
—普通型:1min平均风压不超过700Pa(相当于风速不超过34m/s );
—增强型:1 min平均风压超过700Pa。
4. 6地震
非传统互感器按耐受地震水平分为两类,
—普通型:地震烈度六级;
—增强型:地震烈度八级。
4. 7系统接地方式
非传统互感器按系统接地方式分为两类,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
摘自《中国互感器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报告由中国报告网互感器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互感器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互感器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互感器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互感器行业投资价值。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