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电力电子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政策目前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管理体制,由政府相关部门实施规划管理,行业协会协调指导发展,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力设备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管理体制,由政府相关部门实施规划管理,行业协会协调指导发展,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行业宏观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和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内部自律性组织主要包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和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委员会等。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作为行业主要宏观管理部门,其相关职能为制定综合性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化调整;组织拟订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方针;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参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科学和技术部提供相关科技政策,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提供科研项目立项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提出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是行业主要自律组织,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电力行业发展规划,协助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加强行业管理,组织会员进行自律管理,并为电力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包括反映会员诉求,依法维护会员权益,代表会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产业发展意见和建议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和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委员会等在本行业相关领域的规划和标准制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该行业产品技术密集程度相对较高,其在提升产业经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公司的主要业务所处行业涉及“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三个国家性战略新兴产业,我国亦相应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鼓励支持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