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不断提升基础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信息产业发展指南》解读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运营格局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产业背景
  基础电子产业主要是指包括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及仪器等在内的具有基础性、支撑性、核心性作用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础电子产业是电子整机产品发展的基础,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电子信息产业发挥引领作用的先手棋,其发展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了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产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增长,2015年全年完成销售收入达到15.4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万亿元。我国基础电子产业也同步保持较快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进步,2015年仅电子元件行业投资额就达到2878.3亿元,太阳能光伏、液晶显示产品、锂离子电池等形成较强国际竞争力,在半导体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片式元器件材料、传感器件、压电器件、显示器件、印制电路以及锂电设备、光伏设备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但行业自身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企业规模及竞争力不高,关键环节及产品依赖进口,总体技术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高纯度电子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高频电子器件、高端电子设备等领域竞争力明显不强。
  目前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业态对基础电子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新型智能终端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微声器件、新型片式阻容感元件等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增长给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逆变器等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制造给敏感元器件的应用创造了发展空间。总体而言,基础电子产业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自身的根基也有待进一步夯实、提升,亟须加强统筹规划和持续投入,鼓励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重点领域
  从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发展趋势看,高频、高速、高效率、长寿命、低功耗等特征成为基础电子产品面临的普遍要求,特别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硬件、应用电子、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十三五”期间,基础电子产业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将更加凸显,产业发展的动力也将更加强劲。
  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信息产业“十三五”相关规划的要求,下一步,基础电子产业将坚持创新引领和融合发展等原则,加快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强化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能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主导作用,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基础电子产业与下游产业加强融合、集成创新,重点发展适应核心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电子材料和重点电子专用设备及仪器,不断提升基础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基础电子产业将优先发展基于重要整机需求和夯实自身根基等目标的相关领域,包括新型显示器件及技术,新型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及技术,新型传感器及技术,面向4G/5G通信、新型智能终端等关键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光电子器件及技术等,以及相应的关键电子材料和成套电子装备等,如新型半导体材料、电子级多晶硅、高性能电子浆料、高性能敏感材料、电子陶瓷材料、液晶玻璃基板、新型印制电路板及覆铜板材料和光刻机、PECVD、丝网印刷设备、电池涂覆/卷绕/分切设备、显示成套设备等。坚持重大领域、重点突破。例如,围绕下一代移动宽带通信,重点提升基础元器件水平,发展基于400G带宽(干线网)的超低损耗光纤、新型光通信器件、高频片式元器件和印制电路、高速连接器等关键电子元器件;面向新型显示需求,重点支持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新型有机发光材料、高性能金属掩模板、高效蒸镀封装设备、柔性器件、高分辨率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等产业化发展。
  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实施《信息产业发展指南》,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基础电子产业发展并实现对信息产业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面向《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需求,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行业统筹布局,着力完善基础电子领域产业政策,指导电子材料、光伏产业等“十三五”发展路线图的发布实施,研究制定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力,健全标准、质量、知识产权等市场机制。
  二是加快重点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光伏、锂电等新兴产业壮大,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支持上述产业走出去,力争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完善相关行业管理制度,修订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电子材料首批次工作。
  三是着力实施基础电子提升工程,实现核心信息技术突破,积极提升电子材料、元器件、专用设备及仪器等产业核心竞争力,统筹利用相关资源,推动基础电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配套,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支持基础电子产业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制定光伏设备绿色设计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光伏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制定光伏设备绿色设计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光伏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光伏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管局发布的《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探索光伏等新能源利用市场机制,依托市场力量,更好促进公共机构光伏建设。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4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提出着力提升适老化5G智能手机市场供给能力,强化5G服务的普惠性特征。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或引进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或引进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户外运动制造业园区,积极培育或引进户外运动鞋服、器材、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支持运动器材设备自主研发。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照明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照明设备更新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照明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照明设备更新升级

为推动智能照明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序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展数据模型开发、应用测试验证,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科技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科技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近些年来,为促进量子科技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支持力度。

2025年03月07日
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终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终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智能终端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面向法律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外网移动办公等需求,加快5G巡回法庭、线上审批、独居老人看护、远程视频会议等应用推广,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半导体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前瞻布局先进半导体技术及应用等重点产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半导体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前瞻布局先进半导体技术及应用等重点产业

‌半导体设备是指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总称‌,包括晶圆制备设备、掩模制备设备、曝光设备等。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磁性元器件行业相关政策:健全元器件封装及固化等工艺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磁性元器件行业相关政策:健全元器件封装及固化等工艺标准

为促进磁性元器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发布的《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强化粉末床熔融等增材制造工艺标准研制,健全元器件封装及固化、新型显示薄膜封装等电子加工基础工艺标准。

2025年02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