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半导体激光器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
主要职责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负责制定激光产业的宏观政策和长期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发展路线并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化 |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
加强和改善工业和通信业行业管理,强化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根据职责分工拟订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加强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 |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
开展市场预测,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所属会员单位提供行业信息;协助政府推进激光行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帮助会员单位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组织行业单位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组织技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
2.我国半导体激光器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半导体激光和激光光学元器件是激光装备的核心组件,而激光装备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通讯、交通设备、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石油管道、增材制造等诸多重要工业领域。激光与激光光学技术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我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并支持激光产业发展,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优惠政策。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列示如下:
序号 |
颁布时间 |
文件名称 |
机构 |
主要内容 |
1 |
2020年5月 |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
国务院 |
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
2 |
2020年2月 |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 |
战略指明了 2025 年实现有条件智能汽车规模化生产,203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的愿景,指出发展核心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智能汽车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宣布了加强组织实施、完善扶持政策等保障举措 |
3 |
2019年10月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 |
国家发改委 |
明确重点鼓励发展:“27、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子纸显示、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液晶面板产业用玻璃基板、电子及信息产业用盖板玻璃等关键部件及关键材料;41、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发光二极管(LED)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电子纸显示、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专用设备” |
4 |
2018年12月 |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
工信部 |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应用,推动车载视觉系统、激光、毫米波雷达等感知器件的联合开发和成果转化。到2020年,实现单线激光雷达相关硬件的自主制造;到2025年,实现低成本、小型化车载测距激光雷达的样机生产与测试 |
5 |
2018年11月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
国家统计局 |
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和相关服务业等产品和服务。将关注于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列入该项产业分类 |
6 |
2017年11月 |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7-2020年) |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 12部门 |
提升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大型整体构件激光及电子束送粉/送丝熔化沉积、液态金属喷墨打印等增材制造装备质量性能及可靠性。提升高光束质量激光器及光束整形系统、高品质电子枪及高速扫描系统,大功率激光扫描振镜等器件质量性能 |
7 |
2017年10月 |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
工信部 |
鼓励应用激光、电子束等高技术含量的再制造技术, 面向大型机电装备开展专业化、个性化再制造技术服务,培育一批服务型高端智能再制造企业 |
8 |
2017年5月 |
“ 十三五” 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围绕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重点基础材料与先进电子材料研究等,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基础问题,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学支撑 |
9 |
2017年4月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 |
到2020年,汽车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超过50%,满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重点突破车用传感器、多线激光雷达、电控系统等产业化瓶颈 |
10 |
2017年4月 |
“ 十三五” 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科技部 |
研究激光器动力学,掌握激光晶体/光学晶体、半导体激光芯片等激光器关键功能部件的国产化。针对高端制造用激光器的迫切需求,开展工业化光纤/ 半导体大功率激光器制造技术、工业化超快(飞秒、皮秒)激光器制造技术、工业化短(紫外、深紫外) 波长激光器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激光器标准建设,实现高性能激光器及核心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与产业化 |
11 |
2017年4月 |
“ 十三五” 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科技部 |
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为重点,推动跨界技术整合,抢占先进电子材料技术的制高点 |
12 |
2017年1月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
发改委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高性能激光器,准分子激光退火设备,半导体激光器件,高性能全固态光器件,光纤激光器件,固体激光材料、稀土激光晶体,超小型片式元件生产设备,高端电子专用测量仪器,具有一些特殊性能的新型光纤 |
13 |
2016年12月 |
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 意见 |
国务院 |
对商用车安装驾驶员监控系统作出了强制性要求 |
14 |
2016年12月 |
“ 十三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搭建增材制造工艺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工艺技术水平。研制推广使用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他能源驱动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艺装备。加快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及高性能电子枪等配套核心器件和嵌入式软件系统,提升软硬件协同创新能力,建立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交通设备、文化创意、个性化制造等领域大力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增材制造服务业 |
15 |
2016年12月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
工信部、财政部 |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装备 |
16 |
2016年8月 |
“ 十三五”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国务院 |
明确将“激光器的研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发展机器人、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微纳制造、复杂制造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光电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关键装备与工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开展超快脉冲、超大功率激光制造等理论研究,
突破激光制造关键技术,研发高可靠长寿命激光器核心功能部件、国产先进激光器以及高端激光制造工艺装备,开发先进激光制造应用技术和装备。研制满足高速光通信设备所需的光电子集成器件;突破光电子器件制造的标准化难题和技术瓶颈 |
17 |
2016年7月 |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创新,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
18 |
2016年3月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
19 |
2016年1月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
明确将半导体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超高速半导体激光器、增材制造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
20 |
2015年5月 |
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 |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