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大力推动电子元件产品集成化、模块化发展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9);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9)。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未来规划分析》显示,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主要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2、主要法规及产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电子功能性器件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发布时间

法律法规及政策

发文部门

文件内容

2020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从加快5G网络部署、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和加强组织实施五方面出发推动5G网络加快发展。

2019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国家发改委

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电子产品用材料属于“鼓励类”项目范畴。

2019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

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迈向中高端。支持集成电路、信息光电子、智能传感器、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加快发展5G和物联网相关产业,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关键基础软件、工业设计软件和平台软件开发应用,提高软件工程质量和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2018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指南指出,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快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深化智能制造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对制造业的整体支撑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7

《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

工信部

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品质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201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促进新型信息产品消费。升级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产品,重点发展面向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数字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

2017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

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指配备操作系统、支持多核技术、多点触控、应用商店及Web应用等多种模式、多传感器和增强现实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手持平板电脑,便携、小巧、可手持使用,以触摸屏作为基本输入设备的个人电脑。其它移动智能终端,包括车载智能终端等。可穿戴终端:支持新型显示技术、新型触控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语音图像识别、体感操作等新型人机交互技术。

2017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统筹研发、制造、应用各环节,加快突破关键技术、材料和核心部件,积极推动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建设覆盖研发设计、制造和技术服务的高端制造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省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超1万亿元。

2016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

针对新一代电子整机发展需求,大力推动电子元件产品向片式化、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无线化发展。加快发展智慧家庭、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新型信息消费电子技术,支持“产品+服务”模式,推动智能电视、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2016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

发展新型移动智能终端用超小型片式元件和柔性元件;突破人工智能、低功耗轻量级系统、智能感知、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面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消费的智能可穿戴、智慧家庭、智能车载终端、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等产品,面向特定需求的定制化终端产品。建设和完善信息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电子制造关键装备等一批重要产业链。

2016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

发展高端整机产品。加快高性能安全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工控产品、新型智能手机、下一代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成套装备、先进智能电视和智能家居系统、信息安全产品的创新与应用,发展面向金融、交通、医疗等行业应用的专业终端、设备和融合创新系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同时,规划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展集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的信息物理系统(CPS)顶层设计,探索构建贯穿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供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建设测试验证平台,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16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工信部

规划指出,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集成开发一批重大成套设备,推进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开展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试点应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

2016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工信部

明确在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企业中,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地区、行业,特别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遴选6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通过试点示范,进一步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大关键技术装备,以及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形成关键领域一批智能制造标准,不断形成并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要求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2016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构建先进技术体系。制定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以体系化思维弥补单点弱势,打造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带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薄弱环节实现根本性突破。积极争取并巩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全球领先地位。

2016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质检总局

规划指出,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显著提高,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打造一批“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2015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2015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明确了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聚焦智能制造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领域,建成覆盖5大类基础共性标准、5大类关键技术标准及10大领域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加强标准的创新发展与国际化,建立动态完善机制,逐步形成智能制造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2015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

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明确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至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领域挖掘培育新的数字职业序列。

2025年05月12日
制定光伏设备绿色设计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光伏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制定光伏设备绿色设计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光伏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光伏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管局发布的《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探索光伏等新能源利用市场机制,依托市场力量,更好促进公共机构光伏建设。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4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提出着力提升适老化5G智能手机市场供给能力,强化5G服务的普惠性特征。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或引进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或引进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户外运动制造业园区,积极培育或引进户外运动鞋服、器材、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支持运动器材设备自主研发。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照明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照明设备更新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照明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照明设备更新升级

为推动智能照明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序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展数据模型开发、应用测试验证,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科技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科技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近些年来,为促进量子科技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支持力度。

2025年03月07日
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终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终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智能终端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面向法律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外网移动办公等需求,加快5G巡回法庭、线上审批、独居老人看护、远程视频会议等应用推广,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半导体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前瞻布局先进半导体技术及应用等重点产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半导体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前瞻布局先进半导体技术及应用等重点产业

‌半导体设备是指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总称‌,包括晶圆制备设备、掩模制备设备、曝光设备等。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