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电磁线所处行业为“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3831电线、电缆制造”;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电磁线所处行业为“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磁线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显示,电磁线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
2、主要法规及产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电磁线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发布时间 |
文件名称 |
发文部门 |
相关内容 |
2006.2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国务院 |
·重点研究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技术。 ·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积极发展基础原材料。 ·从节能技术等方面对漆包线生产工艺及功能提出更高要求。 |
2010.1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 |
国务院 |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
2013.8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 |
国务院 |
·围绕重点领域,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加快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提升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 |
2014.7 |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 |
国务院 |
·贯彻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应用。 |
2015.5 |
《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 |
·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 ·明确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坚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等重点。 |
2015.1 |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 |
·加强关键材料、设备研发和完善工作,加强工艺研究,增强技术创新的基础;满足用户需要,加快各类新产品研制开发;加强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增强产业技术升级的基础等。 |
2016.4 |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2017.1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
国家发改委 |
·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 ·电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 |
2019.1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新型电子元器件(含新型机电元件)等电子产品用材料被列为鼓励类。 |
2020.12 |
《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 |
·加大高效节能变压器推广力度。自2021年6月起,新增变压器须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变压器。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变压器。 ·到2023年,高效节能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75%以上。 |
2021.03 |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