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类控制件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对行业发展方向进行规范和调控。行业的技术监管部门包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统一管理国家标准化工作和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继电器类控制件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投资定位研究》显示,继电器类控制件行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主要由行业协会构成,主要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CECA)、中国电器工业协会(CEEIA)、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CITIF)和中国电子企业协会(CEEA)。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的主管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协会下设有控制继电器分会,其主要作用是对全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业内企业提供市场指引。
2、主要法规及产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继电器类控制件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法律法规
与继电器类控制件及其衍生执行件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产业政策及行业规划
名称 |
发布单位 |
发布时间 |
主要相关内容 |
《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 |
2015年5月 |
指出“针对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实施工业产品质量行动计划,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2015年7月 |
指出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提出“互联网+”协同制造,即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2016年3月 |
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强化工业电子设备基础,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 |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2016年5月 |
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 |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2016年7月 |
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纲要提出,到2020年,信息消费总额达到6万亿元;到2025年,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元。 |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 |
2016年9月 |
旨在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应用普及。行动提出“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智能工业传感器、智能PLC、智能无人系统等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形成规模示范,带动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重点提升高端智能穿戴、智能车载、智能医疗健康、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的供给能力,深入挖掘健康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智能硬件应用需求,加强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推动智能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推广”。 |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 |
2016年12月 |
指出当前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提出在2015年17.1万亿元规模的基础上,2020年我国的信息产业规模目标为26.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目标为8.9%。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1.1万亿元,增长到14.7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目标为5.8%。指南还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电子信息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由2015年的25.5%,争取到2020年提高为30%。 |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 |
2017年2月 |
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提出要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 |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
2018年8月 |
指出要加快在中高端消费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养老、虚拟/增强现实、超高清终端设备产品供给能力,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引导消费电子产品加快转型升级。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19年10月 |
鼓励符合国家器开发与生产。1级能效或2级能效家用电 |
《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19年11月 |
提出推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注重差异化、品质化、绿色化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品工业服务化升级。以服装、家居等为重点,发展规模化、个性化定制。以智能手机、家电、新型终端等为重点,发展“产品+内容+生态”全链式智能生态服务。以家电、消费电子等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体系,促进更新消费。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