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住房保障法》提出将住房保障实施与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

        内容提示:根据记者掌握的一份“征求意见稿”,其中不仅规定了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标准、范围、方式,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住房租赁补贴,土地、财政、税收与金融支持,还包括基本住房保障的组织落实,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等。

        在数万亿元规模的保障房市场面前,一份法律的出台已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负责牵头起草的《住房保障法》,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规划。

  2011年10月,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接受全国人大关于保障房专题的询问时说,下一步,将深入研究住房保障制度,做好政策顶层设计和法规建设。

  业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部法律的制定与出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记者掌握的一份“征求意见稿”,其中不仅规定了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标准、范围、方式,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住房租赁补贴,土地、财政、税收与金融支持,还包括基本住房保障的组织落实,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等。

  提出住房保障实施挂钩政绩

  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住房保障实施与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被认为是最大的看点。

  此外,意见稿还对地方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相关职责进行了明确。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近两年来,住建部每年年初都与地方政府签订保障房建设的“责任书”,将保障房建设与政绩挂钩。

  而从2010年4月出台的 “国十条”开始,中央级文件也都明确规定,“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但这一制度从未被纳入法律法规。

  分析人士认为,将政绩与保障房建设“捆绑”,有助于约束地方政府,提高其建设保障房的动力。

  保障房建设的违规问题已经不是新闻,在记者此前的调查中,保障房建设中谎报数据、质量不过关、分配程序不透明等问题屡见不鲜,地方政府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保障房筹资和建设的主体,“意见稿”明确了地方政府的不少责任,其中包括“融资担保”。

  据悉,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保障房的4项资金来源:第一,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第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和运营;第三,银行政策性长期信贷资金;第四,公积金部分结余资金贷款。

  在后三项资金筹集中,文件强调,以政府信用为基础进行担保,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担保机构为保障房购房贷款和建设融资提供担保。

  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出必须纳入预算,地方政府需编制规划并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部门需提供税收优惠和用地支持。

  加大保障房分配的督查力度

  在上述征求意见稿中,关于资金的准入与退出同样是保障房的重要制度配套。

  武汉市曾出现的经适房“6连号”,以及北京等地的保障房小区出现豪车的现象,充分说明了保障房在分配中的种种问题。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完善保障房的准入和退出制度,确保保障房真正惠及应受保障群体。

  据悉,结合一些地方的实际经验,上述征求意见稿对基本住房保障准入条款做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分层保障的准入门槛,三级审核、公示和轮候等准入程序。

  保障房的准入标准并无定文。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充分考虑可分层保障的三大因素:人均建筑面积、人均收入、家庭财产,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实行动态调整,建议2~3年调整一次。

  审核公示环节实行的 “三级审核、两次公示”则被认为是亮点。其中的“三级审核”即街道(镇人民政府)、经办机构和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三级审核;“两次公示”是指经办机构上报前公示和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最终审核结果公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退出环节的难题主要存在于执行环节。现有制度很少存在有效的手段予以执行,但一些业内人士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建议,除采用经济手段提高居住成本外,还应增加法院强制执行的手段。

  此外,对于保障性住房的价格,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障性住房配租的政府指导价,参照市场租金制定;保障性住房配售的政府指导价,以开发建设成本为基础制定。”

  《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要点

  监管:提出将住房保障实施与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资金:明确了保障房的4项资金来源;要求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纳入预算准入:提出了分层保障的准入门槛,三级审核、公示和轮候等准入程序价格:配租政府指导价参照市场租金制定;配售政府指导价,以开发建设成本为基础制定 。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定制家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区分不同生活场景集成各类生活用品、家居产品、智能终端、辅助器具、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平台载体。

2025年04月03日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家装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2025年04月02日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电动船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全面推动公交车、公共服务车辆、货车、船舶、航空器、作业机械等绿色转型,开展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规模化应用试点。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钢结构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钢结构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住宅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住宅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装配式住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本市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提出持续推进装配式和全装修建筑,鼓励采用模块化部件、组合式设计、易回收和重复利用材料进行建筑内装。

2025年02月18日
鼓励提供绿色家具全屋定制解决方案【附我国及各省份定制家具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鼓励提供绿色家具全屋定制解决方案【附我国及各省份定制家具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定制家具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家具、服装等领域打造“生产+平台+消费者”的平台型供应链,开展“个性定制+柔性生产+及时物流”,提供绿色家具全屋定制解决方案。

2025年02月12日
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附我国及各省份物业管理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附我国及各省份物业管理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比如吉林省2024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加快居民服务数字化进程,构建旅游出行、托育养老、医疗健康、家政服务、智慧物业等居民服务行业数字平台,完善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圈,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

2025年0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