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木制家具有害物相关国标已经完成

  导读:木制家具有害物相关国标已经完成,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准颁布实施之后,家具企业必然会加强对油漆的检测和管理。家具新国标不仅仅规范了家具和油漆行业,也为家具检测、油漆检测带来了好消息。

  参考《中国木制家具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8)

  日前,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称,《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修订已起草完成。

  根据新标规定,未来家具可整体放入环境气候舱进行检测,检测后家具不会被破坏。且新标还提高了环保指标要求,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散发量做出规定。据福建省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现行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规定,市场上销售的木家具中的甲醛释放量应小于或等于1.5mg/L。当下家具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家具表面的漆膜涂层及类似涂层。修订后,将出炉的《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显示,木家具中的甲醛释放量应小于或等于0.1mg/m。新标准最大的改变在于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散发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苯≤0.11mg/m、甲苯≤0.20mg/m、二甲苯≤0.20mg/m、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0.60mg/m。

  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准颁布实施之后,家具企业必然会加强对油漆的检测和管理。家具新国标不仅仅规范了家具和油漆行业,也为家具检测、油漆检测带来了好消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住房租赁行业相关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床位)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住房租赁行业相关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床位)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住房租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老旧小区改造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老旧小区改造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老旧小区改造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老旧小区改造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北京市发布的《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创新 持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节能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建筑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节能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建筑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保温材料管理,鼓励居民开展城镇住房室内装修。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建筑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建筑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绿色建筑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关于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社区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社区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慧社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慧社区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创新 持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饰装修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开展城镇住房室内装修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饰装修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开展城镇住房室内装修

为促进装饰装修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保温材料管理,鼓励居民开展城镇住房室内装修。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