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长春市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原则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

   导读: “十三五”期间吉林省长春市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原则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的原则,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优化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地下空间管理和开发利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高效、有序、安全的城市现代化管理格局。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的原则,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优化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地下空间管理和开发利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高效、有序、安全的城市现代化管理格局。

  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市公路、铁路、航空互联互通的交通路网布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提升城乡路网建设水平。完善以“一环两横三纵”为主框架的快速路网体系,建立以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系统为骨架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推进“农安-德惠-九台-双阳-伊通-公主岭-农安”环线建设,形成1小时经济圈路网。

  加强铁路航空通道建设。提升长春站综合换乘能力,启动建设长春西站北广场。推进长春铁路枢纽客进货出、客货分离,实施货运西环线建设,启动长春北编组站外迁至米沙子工程,形成放射状铁路线格局。加快推进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成龙嘉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启动快速轨道交通空港线和机场快速路等重点工程。引入基地航空公司,开发国际、国内航线,形成以客运为主、货运为辅的东北亚空港枢纽。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优化轨道交通布局,续建地铁1号线、2号线,实施地铁1号线南延和2号线东延、西延工程。建设轻轨北湖线一期工程、轻轨3号线延伸工程,启动快速轨道交通5、6、7号线前期工作。

  加快创建“公交都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公共交通运营场站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台,增加公交专用通道数量。推进公交智能化,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地面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换乘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交通工具无缝换乘,到2020年,公共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

  推进静态泊车设施建设。实施静态泊车发展工程,依据城市发展科学预测车位需求,合理规划静态泊车设施布局,挖掘存量、优化增量,支持民间资本投入,鼓励市场化运营,实现静态泊车布局网络化、结构合理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发展。

  第二节强化城市要素保障

  优化水、电、热、气资源能源要素布局,加强水厂、热电联产、气网建设,拓宽能源域外引入渠道,实施以综合管廊为重点的城市管网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提升资源能源要素保障能力。

  供水。推进中部城市群引水工程,加强供水设施建设,以新建、提标改造净水厂为重点,配套建设城市供水管网、二次供水泵站,增加供水能力,提高水质。

  供电。实施特高压外送输电线路工程,加大城区电站(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形成以220千伏和66千伏电网为配网的电网结构。续建东南热电厂、扩建长春华能热电四厂、升级改造热电二厂、三厂,扩充电网输电、变电、配电能力。

  供热。主城区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为辅,倡导使用清洁二次能源,开发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推进热电联产改扩建重点工程,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热。

  供气。实施“气化长春”工程,加强中心城区气源结构调整。改造中心城区管网,加强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建设日处理天然气150万立方米天然气装置及附属配套设施。到2020年,城市综合气化率保持在99.2%左右。

  专栏7:基础设施和要素保障重点项目

  (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

  续建地铁1号线、2号线及延伸线,建设轻轨北湖线一期工程、轻轨3号线延伸工程,启动快速轨道交通5、6、7号线前期工作。

  (二)普通公路路网建设工程

  建设饶盖公路、长伊公路、机场大道、环长春经济圈公路、长春至双阳公路等普通干线和县级公路,实施城市出口公路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三)城市干道体系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快速路和枢纽型立交桥,建成“一环、三横、四纵”的快速路系统,加快建设城市干道网。

  (四)交通枢纽建设工程

  启动长春西客站交通枢纽北广场、南部新城综合客运枢纽、净月潭公共交通枢纽、长春东客运综合换乘中心等交通枢纽设施项目。

  (五)智能静态停车建设工程

  在快速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城市核心区内人流集散区域,建设公共停车场,在老旧居住区内规划建设停车泊位。

  (六)综合管廊建设工程

  建设皓月大路、临河街等综合管廊,形成“一轴、八区、多点”干线、支线相结合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格局。

  (七)公交都市保障性建设工程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建设公交场站和公交专用道。

  (八)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区,重点建设生态停车场,治理内涝积水点。

  第三节强化城市规划管理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科学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引导城市建设协调有序发展,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常态化、精细化水平。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突出规划顶层设计功能,强化高位统筹,以空间规划为引领,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明晰各县(市)区、开发区的空间扩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功能定位。创新规划编制管理,稳步推进多规融合。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精、细、严、实”标准,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整体水平。开展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居住小区环境改造和管理。开展退线还绿、一路一景的绿化彩化精品建设工程。建设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创建无障碍城市。推进“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建设,提高空间综合利用水平。加大老旧散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旧城改造力度。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整合、常态管理”的管理体制,构建“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资源整合、社会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建立“大联动”为抓手,完善考核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平台联动、发现机制联动和执法工作联动。推进城管标准化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营造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共治氛围,促进城市管理高效运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定制家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区分不同生活场景集成各类生活用品、家居产品、智能终端、辅助器具、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平台载体。

2025年04月03日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家装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2025年04月02日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电动船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全面推动公交车、公共服务车辆、货车、船舶、航空器、作业机械等绿色转型,开展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规模化应用试点。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钢结构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钢结构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住宅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住宅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装配式住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本市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提出持续推进装配式和全装修建筑,鼓励采用模块化部件、组合式设计、易回收和重复利用材料进行建筑内装。

2025年0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