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时期青海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统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优化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态势与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统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优化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集中打造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区位优势突出、产城融合的新兴城市和美丽城镇,健全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着力提升城镇品质,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科学布局、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具有青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形成城镇体系新布局
实施《青海省城镇体系规划》,着力推进东部城市群快速发展,强化西宁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打造“一芯双城七片区”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强海东副中心城市建设,基本形成多层次城镇体系。壮大格尔木、德令哈、玉树区域性城市,充分发挥其在全省城镇化格局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积极培育8个新兴城市,着力将共和、同仁、贵德、海晏、玛沁等具有先行优势的5个县积极培育成新兴城市;稳妥推进门源、民和、互助等3个民族自治县规划、建设、管理向城市体制转变,适时撤县建市。推进海西西部三行委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依照《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继续在交通沿线和人口集中地区再打造48个宜居宜业的综合服务型、工业服务型、交通物流型、文化旅游型、商贸服务型和农牧业服务型美丽城镇。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以完善城镇功能为目标,实施一批市政道路、停车场、供水排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积极推进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示范工程,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完成城镇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创建公交城市,完善交通设施布局,建设公交专用道、综合换乘枢纽,建立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高交通出行便捷性、舒适性。实施西宁畅通工程,开工建设西宁城轨一号线,加快构建“外成环、内成网”的路网体系。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等城镇慢行系统,保障慢行路权。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与周边省区交界区域的城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三、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牧业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健全“人地钱”三挂钩机制。统筹解决好农牧业转移人口户籍转换问题,取消城镇、农村的户口性质区别,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西宁市落户限制。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机制。建立产权确认登记制度,维护进城农牧民土地承包权、林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加强县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入城镇打工或居住的农牧民创造必要的生活条件;提高建制镇自我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让进城农民工稳定就业。大力推进转移人口“员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的四融合工程。创新人口管理,实行在居住地注册并随居住地变动迁移的户口登记政策,加快建立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相关信息的制度。继续抓好新型城镇化试点。
四、提升城镇品质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为核心,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摄像、红外、激光等传感设备的普及应用,健全和完善城镇智能信息技术管理数据库,提高城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注重人文城镇建设。把文化软实力作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提倡城镇形态多样性,加强河湟文化发掘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推动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老城区改造,留住城镇的人文特色和历史记忆。加强绿色宜居城镇建设。坚持生态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将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力作为确定城市规模的基本依据,以构筑城镇生态廊、带为重点,全力推进城镇公园、城镇绿地、城乡林带、荒山绿化等建设,着力扩大城镇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形成以城镇绿肺、绿心、绿岛为主体的绿地系统,构筑起环城绿圈。在海拔较高的重点城镇建设一批科技生态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
五、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强化城镇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发挥好调控、引领和约束作用。控制城镇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城镇建设运营模式。根据发展需求,加强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产城融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建设智能化交通系统,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创新市政公用事业投资、管理和运营体制,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城镇管理改革创新,推行市县两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综合执法,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强化社区管理。合理布局公共基础设施,使养老、健身、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延伸到社区。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