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智慧城市发展约四个阶段,规划部门业务系统、建立数字化办公和政务公开为创建智慧城市第一阶段,即数字阶段。当前阶段为整合阶段,该阶段由面向领域的整合,数据共享与互换及服务渠道整合组成。第三阶段为平台阶段,开放平台,公众参与,政府、企业、市民协同为主要建设内容。第四阶段为创新阶段,要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辽宁沈阳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发〔2014〕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等文件精神,是全面规范沈阳市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2016-2020年推进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依据和行动指南。
类别 |
指标 |
2020年目标 |
制定依据 |
基础设施类 |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
75% |
与《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相匹配 |
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 |
120Mbps |
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相匹配 |
|
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 |
85% |
与《“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相匹配 |
|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双向转换率 |
9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全市热点区域高速无线网络覆盖率 |
10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主要场所视频监控覆盖率 |
10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数据资源类 |
非涉密业务数据资源在部门间实现统一共享交换比例 |
95% |
与国家《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任务相匹配 |
非涉密政务数据开放比例 |
80% |
与国家《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任务相匹配 |
|
民生服务类 |
电子健康档案覆盖全市人口 |
10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 |
10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医疗服务信息共享率 |
95%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全市社区覆盖率 |
10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一口式受理、全区域通办 |
98%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校园数字资源覆盖率 |
10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公共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常规公交等出行方式)出行分担率 |
50% |
与《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相匹配 |
|
社会治理类 |
政府投资的非涉密视频监控资源在部门间共享 |
10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向公安整合率 |
9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非涉密公文网上流转率 |
100% |
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相关标准 |
|
全程在线办理的服务事项比例 |
9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并联审批比例 |
9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定办理时限平均减少幅度 |
50% |
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相关标准 |
|
社会信用体系社会成员覆盖率 |
90% |
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相关标准 |
|
重点领域(污染源、饮用水源、森林等)生态监控服务体系覆盖率 |
100% |
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相匹配 |
|
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全过程电子化监管系统覆盖率 |
100% |
与《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评价指标》相匹配 |
|
产业提升类 |
智慧产业规模 |
7000亿元 |
与《沈阳市智慧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相匹配 |
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 |
1000亿元 |
与《沈阳市智慧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相匹配 |
智慧沈阳总体框架
以“数据驱动、智慧引领”为核心理念,充分利用现有数据、系统等资源,构建“智基、智心、智脑、智惠、智理、智业、智引”的“七智”模型,统筹全市各方力量,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各项任务建设。聚焦城市发展需求,集约建设、提升城市感知体系和网络设施。
技术路线与标准设计
“智心”技术接口示意图
资料来源: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主要任务 |
统筹要求 |
(一)夯实智慧城市发展基础,完善“智基”。 |
|
1.加快建设城市通信网络。 |
统筹各运营商网络布局和建设需求,共享基站资源。优先使用已建网络,统一全市政务网络和公共部门互联网接入。 |
2.统筹建设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 |
充分利用已建设施,统一编码标准,新建设施标准管理,各类信息统一接入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统筹建设需求,共享管网资源。 |
3.集约化整合云计算中心。 |
统一建设云计算服务能力,原则上不新建机房,各单位现有机房逐步向统一政务云迁移。 |
(二)统筹全市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智心”。 |
|
1.完善城市基础数据资源建设。 |
推广基础数据资源的数据采集、命名、格式和接口等行业标准,出台地方标准,规定政府业务系统和数据库要预留“城市标准数据输出接口”,以保障各部门业务数据输出格式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
2.完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 |
各部门应当无偿为数据中心及其他部门提供政务数据共享,及时响应其他部门提出的共享需求。 |
3.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
市级统一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新建信息化应用应统一使用此平台。 |
(三)提供整合分析决策能力,建设“智脑”。 |
|
1.提供数据清理比对和分析挖掘能力。 |
推广数据采集、命名、格式和接口等标准,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
2.智慧城市运行监测评价及可视化展现。 |
统筹建设智慧城市运行监测评价及可视化展现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组织、建模与分析,实现宏观决策执行效果的模拟测算,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
3.提升决策和应急管理能力。 |
统筹建设市级领导决策支撑平台,各类安全保障系统要统一接入领导决策支撑平台。 |
4.促进数据开放与社会运营。 |
加强对各部门数据的统筹管理,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化程度。公开共享政务数据,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规范社会运营法则,保障数据在社会运营中健康、安全的运作。 |
(四)保障民生服务普惠均等,提升“智惠”。 |
|
1.建设“我的沈阳”智能门户。 |
统筹建设“我的沈阳”智能门户,整合已开发APP项目,市大数据局集中开发其他相关应用,结合市民卡与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形成完整的市民服务体系。 |
2.统筹市民卡服务体系。 |
充分利用人口基础数据库,加快市民卡在医疗、交通、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应用。以现有的各类卡为基础,拓展其功能,升级为市民卡。 |
3.构建智慧医疗体系。 |
充分利用人口基础数据库,加强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和电子病历库之间的融合,共享医疗卫生相关数据资源,统一使用共性医疗支撑平台。 |
4.推进智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 |
充分利用人口基础数据库,深化使用人力社保数据库,共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数据资源,统一使用共性人力社保支撑平台。 |
5.完善智慧社区体系。 |
充分利用人口基础数据库,依托社区管理系统,使用社区综合数据库和各类民生服务主题数据库,共享社区服务管理网格数据资源,统筹建设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社区便民服务终端,采用市场化机制,引入成熟的社区服务资源。 |
6.推广智慧教育体系。 |
充分利用人口基础数据库,深化使用教育数据库,共享教育数据资源,统一使用共性教育支撑平台。 |
7.构建智能交通体系。 |
以建设涵盖公路、铁路、地铁、民航、高速等全方位的“大交通”为目标,整合现有数据系统资源,使用全市统一地理时空信息“一张图”和主题数据库,由公安局负责统筹全市图像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建设,避免多部门重复建设,加强建设后的运维管理,明确责任主体。 |
8.提升智慧旅游水平。 |
统一建设市级旅游展示和推介服务体系、旅游企业数字化设施,促进市民卡与居游卡实现功能衔接。 |
9.构建智慧文化体系。 |
充分利用人口基础数据库,加强与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的融合,共享公共文化相关数据资源。将文化服务功能集成到市民卡中。 |
(五)促进城市管理精细高效,加强“智理”。 |
|
1.提升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 |
实现各项业务应用在地理时空信息“一张图”上进行。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和新建资源将全市各部门的视频监控纳入统一框架,建立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制定统一的市政基础设施感知和管理标准。 |
2.构建智慧政务体系。 |
在全市统一政务云框架下,统筹各部门审批业务,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并联审批机制。明确责权,统筹协调,实现统一政务信息公开,制定信息公开规则和标准。在统一技术和框架下统筹已建和要建的政务网站,并给予政策保障。 |
3.创建平安生活环境。 |
优化、整合、新建公安业务应用管理系统,统筹公安业务相关的数据库、网络和应用系统,建立统一的公安警务平台。加强生产信息的实时采集,统一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并和上级省市系统实现对接。 |
4.建立网格化城市综合治理体系。 |
统筹建设全市网格化管理平台,落实责任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完整的城市管理移动执法系统,加强城管执法部门内部的信息同步与数据共享,提升执法效率。 |
5.建立智慧市场监管体系。 |
充分利用基础数据库和各主题库数据,引入市场化机制,建设市级信用信息平台,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利用已建设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加强食药监各主题数据库的统筹和共享,给予政策和权责保障,建立统一的食药监安全管理平台。以现有税收征管系统为基础,统一国地税征管系统,并开展在线业务和移动业务办理。 |
6.建设智慧生态环保体系。 |
建立统一的污染源和生态指标监测标准体系,将所有污染源和生态环境感知数据分别接入全市统一的污染源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与应急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与数据共享。 |
(六)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打造“智业”。 |
|
1.完善大数据产业链。 |
推动建立完整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大数据产业集群。构建城市级数据产业基础,创新完善数据运营模式,建成东北地区大数据集散和信息交互、开发、流通的中心,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 |
2.建立大数据交易中心。 |
建立政、企、学、研、用合作机制,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基准,严格制定并遵循交易规则及追责机制。 |
3.构建智能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 |
整合沈阳装备制造业各方优质资源,构建覆盖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设备检测、试制、设计研发等方面的公共平台。 |
4.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以工业大数据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推动力,提供一体化运行管理和应急指挥平台,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
5.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
大力培育产业贸易服务链,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着力为外贸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
6.促进农业现代化。 |
提升农业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引导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与质监局、发改委等部门建立农业信息共享,引进社会力量提升传统农业。 |
(七)引领智慧城市群协同发展,实现“智引”。 |
|
1.打造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 |
|
2.建设东北大数据中心。 |
|
3.创建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 |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战略评估》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