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国家及地方发改委负责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规划和审批,负责指导和规范全国工程咨询行业发展及对工程咨询单位的监督管理;住建部及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设计及建筑业企业进入市场的资格资质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对建设施工业务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行业标准规范的建立及行业质量监督管理;自然资源部负责地质勘查类企业资质的审批、监督和管理工作,全国测绘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测绘资质资格的管理,以及测绘成果质量和测绘活动的监督管理等;交通运输部及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实施相关行业的工程勘察、工程设计的资质管理工作,以及相关行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的监督管理等;应急管理部负责对全国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环境保护部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对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对建设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国家一级协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同时接受住建部、交通部的行业指导,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负责制定行业内技术标准、发布行业信息、开展业务培训、举办讲座和学术交流、出版专业期刊和组织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奖项的评审等工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是依法成立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全国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全国性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挂靠在住建部,在住建部、交通部指导下进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土木工程领域学术活动。
中国建筑业协会是全国各地区、各产业部门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机构、地区建筑业协会、产业部门建设协会,以及有关专业人士自愿参加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在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是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企事业单位、组织及相关人士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受到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住建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规范行业行为,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促进工程勘察设计咨询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实施行业自我管理。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是由工程咨询单位、注册咨询工程师及在工程技术经济领域富有咨询和管理经验的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行业组织,是经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对外代表中国工程咨询业的行业协会,在发改委的指导下开展工程咨询单位的资信评定工作。
2、行业准入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工程技术服务业已形成了企业资质管理以及个人执业资格控制双维度的行业准入体系。
(1)企业资质管理情况①工程设计资质
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以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工程设计单位必须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才能开展相应的工程设计业务。
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按照市场准入制度和专业化分工,工程设计业务领域被划分成21个行业,每个行业下设有若干专业资质。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工程设计资质分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级、乙级,但根据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个别行业、专业和专项资质可以设丙级,建筑工程专业资质可以设丁级。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各行业、各等级和各专项的建设工程设计业务,而取得其他资质资格的企业只能在相应等级和范围内承接业务。
②工程勘察资质
按照我国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工程勘察单位必须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资质证书》才能开展相应的工程勘察业务。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工程勘察资质分为工程勘察综合资质、工程勘察专项资质和工程勘察劳务资质。工程勘察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勘察专业资质设甲级、乙级,但根据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部分专业可以设丙级;工程勘察劳务资质不设等级。取得工程勘察综合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各行业(海洋工程勘察除外)、各等级的工程勘察业务;取得其他资质的企业只能在相应等级和专业范围内承接业务;取得工程勘察劳务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岩土工程治理、工程钻探、凿井等工程勘察劳务工作。
③工程咨询资质
按照我国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工程咨询单位必须依法取得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颁发的《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才能开展相应的工程咨询类业务。
根据《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发改委令第9号),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制定了《工程咨询单位资信评价标准》对工程咨询单位开展行业自律性质的资信评价,工程咨询单位资信评价标准以近3年的专业技术力量、合同业绩、守法信用记录为主要指标,资信评价等级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级别。资信评价类别分为专业资信、专项资信、综合资信。专业资信、专项资信设甲级和乙级,综合资信只设甲级。
④城乡规划编制资质
根据住建部于2012年7月2日发布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和2016年1月11日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修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决定》(住建部令第28号),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企业根据相应等级从事相应专业的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⑤检验检测机构资质
根据国家认监委于2015年4月9日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检验检测机构从事下列活动,应当取得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内,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⑥测绘资质证书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4年7月1日发布的《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并在测绘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测绘资质分为甲、乙、丙、丁四级。测绘资质各专业范围的等级划分及其考核条件由《测绘资质分级标准》规定。
⑦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
根据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2015年5月11日发布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15年修正),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均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该办法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在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
⑧工程承包资质
按照我国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工程承包单位必须依法取得住建部颁发的相关《建筑业企业资质》才能开展相应的工程承包业务。
根据建设部2007年3月13日发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市[2007]72号)(已废止),市政公用工程业务资质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业务资质为独立的两个资质。其中,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资质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各类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其中市政公用工程不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不分等级,可承担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
根据住建部2014年11月6日发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资质可以承担各类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其中市政公用工程范围包括轨道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被合并取消。
(2)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情况
国家对从事设计、勘察、咨询业务及工程承包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业资格评定及执业注册管理制度。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和水平。执业注册人员是相关行业的核心技术力量。国家相关部委及相关行业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类执业注册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实施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并承担具体业务的管理工作,开展考试、执业登记、继续教育、执业检查等管理事务。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序号 |
法律法规名称 |
实施时间 |
文件编号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
1998.05.01 |
国家主席令第92号 |
2 |
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 |
2001.01.01 |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8号 |
3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2004.02.01 |
国务院令第393号 |
4 |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
2004.10.20 |
财建[2004]369号 |
5 |
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 |
2007.03.13 |
建市[2007]72号 |
6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2007.06.01 |
国务院令第493号 |
7 |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
2007.11.22 |
建设部令第163号 |
8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10年修订) |
2010.12.22 |
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 |
9 |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 |
2012.09.01 |
住建部令第12号 |
10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 |
2013.02.16 |
发改委令第21号 |
11 |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2013年修订) |
2013.05.01 |
国家发改委令第2号 |
12 |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2013年修订) |
2013.05.01 |
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令第30号 |
13 |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 |
2014.02.01 |
住建部令第16号 |
14 |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
2014.07.01 |
国测管发〔2014〕31号 |
15 |
《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
2014.07.02 |
国测管发〔2014〕31号 |
16 |
安全生产许可条例(2014年修订本) |
2014.07.29 |
国务院令第397号 |
17 |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
2014.08.01 |
国测管发[2014]31号 |
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 |
2014.12.01 |
国家主席令第70号 |
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
2015.01.01 |
国家主席令第9号 |
2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 |
2015.02.11 |
发改价格[2015]299号 |
21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
2015.04.09 |
总局令第163号 |
22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 |
2015.05.04 |
建设部令第141号 |
23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 |
2015.05.11 |
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 |
24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修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决定》 |
2016.01.11 |
住建部令第28号 |
25 |
工程勘察资质标准(2016年修订本) |
2016.06.16 |
建市[2013]9号 |
26 |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 |
2016.07.06 |
财建[2016]504号 |
27 |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2016年修订) |
2016.10.20 |
建设部令第137号 |
28 |
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2016年修订) |
2016.10.20 |
建设部令第153号 |
29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2016年修正本) |
2016.10.20 |
建设部令第149号 |
30 |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2016年修订) |
2016.11.01 |
建市[2014]159号 |
31 |
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2017年修正本) |
2017.03.01 |
国务院令第527号 |
32 |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2017年修订本) |
2017.03.10 |
建市[2007]86号 |
33 |
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
2017.05.01 |
住建部令第33号 |
3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17年修订) |
2017.07.01 |
国家主席令第75号 |
35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本) |
2017.10.01 |
国务院令第253号 |
36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 |
2017.10.07 |
国务院令第662号 |
37 |
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 |
2017.12.06 |
发改委令第9号 |
3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7年修订) |
2017.12.28 |
国家主席令第21号 |
3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 |
2018.01.01 |
国务院令第693号 |
40 |
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 |
2018.06.01 |
国家发改委令第16号 |
41 |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2018年修正本) |
2018.09.28 |
住建部令第18号 |
42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 |
2018.12.13 |
住建部令第13号 |
43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18年修正本) |
2018.12.22 |
建设部令第160号 |
44 |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18年修正本) |
2018.12.22 |
建设部令第158号 |
45 |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18年修正本) |
2018.12.22 |
住建部令第22号 |
46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18年修订本) |
2018.12.22 |
建设部令第160号 |
47 |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18年修订本) |
2018.12.22 |
建设部令第158号 |
4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019年修订) |
2019.03.02 |
国务院令第613号 |
49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2019年修正本) |
2019.03.13 |
住建部令第37号 |
50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19年修正本) |
2019.03.13 |
建设部令第89号 |
51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年修订) |
2019.03.29 |
GB/T4754—2017 |
52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
2019.04.01 |
国务院令第708号 |
53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 |
2019.04.23 |
国务院令第279号 |
5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年修订) |
2019.04.23 |
国家主席令第46号 |
4、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公司所从事业务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时间 |
颁布单位 |
政策法规名称 |
主要内容 |
2003.02 |
建设部 |
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 |
鼓励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施工管理)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 |
2003.09 |
国务院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
要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坚持装备国产化政策,促进设备制造业发展 |
2005.12 |
国务院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提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要求国内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和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 |
2012.12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 |
提出将公共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并鼓励对新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支持公共交通企业利用优质存量资产,通过特许经营、信托投资、股权融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
2013.02 |
住建部 |
关于进一步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
提出促进大型设计企业向具有项目前期咨询、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和融资能力的工程公司或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发展。鼓励设计企业开展带资总承包业务,向行业纵深发展 |
2013.09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建设的意见 |
提出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发挥地铁等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 |
2014.04 |
交通部 |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
提出加快开展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支持太原、青岛、武汉等26个城市开展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
2015.05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2025 |
提出工业强基工程,到2025年,70%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
2016.01 |
交通部 |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
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规范、设备设施维护与更新管理规范、主体结构运营监测与评价方法等 |
2016.02 |
国务院 |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
提出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便捷换乘 |
2016.03 |
国务院 |
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
提出深化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机制,健全城乡和跨区域公共交通衔接机制。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 |
2016.02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
提出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
2016.04 |
交通部 |
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入PPP等市场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服务领域市场化发展 |
2016.05 |
发改委、交通部 |
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
提出推进103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轨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资约1.6万亿元 |
2016.05 |
住建部 |
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 |
提出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完善工程总承包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和水平,加强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组织和实施 |
2016.7 |
交通部 |
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 |
提出深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
2016.08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提出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 |
2017.02 |
国务院 |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
2017.02 |
国务院 |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
提出到2020年,安全生产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基本成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
2017.05 |
住建部 |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提出到2020年,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建立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行业与信息化、“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新型标准体系 |
2017.06 |
科技部 |
“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提出到2020年,在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等方向形成包括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在内的成果体系,满足我国轨道交通作为全局战略性骨干运输网络的高效能、综合性、一体化、可持续发展需求 |
2018.03 |
国务院 |
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
提出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和救援力量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
2018.05 |
国务院 |
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 |
提出2018年,试点地区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统,按照规定的流程,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
2018.07 |
国务院 |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
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严格落实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全过程监管,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设节奏与支撑能力相适应,实现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
2019.03 |
发改委、住建部 |
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
从鼓励发展多种形式全过程工程咨询、重点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优化市场环境、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
2019.03 |
国务院 |
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提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XZ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