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辽宁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发布 沈阳26处还可获中央补助(附改造名单)

       2019年,全省改造老旧小区249个、面积达750万平方米,惠及13.6万户。5年来,辽宁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258个、改造面积8838.7万平方米 ,使132.5万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2019年辽宁财政下达资金19.3亿元,用于支持建成于2000年之前、公共设施陈旧缺失的450多个居民住宅小区进行系统改造,共涉及全省13个城市,惠及18.7万户城镇居民。

       2020年辽宁要对2000年前建成的894个老旧小区进行全方位改造,共涉及6708栋楼、面积2619万平方米,涉及35.8万户居民。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统筹推动老旧小区居民楼加装电梯试点,并逐步对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进行更新改造。,

       改造机制:居民主体、社区主导、政府统筹、各方支持。
改造原则:分类实施,综合改造提升。

       改造内容:优先改造2000年以前建成的住宅小区,对居民楼及附属设施、小区市政和环境配套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综合改造、功能提升;对屋面防水、保温、上下水、管线等基础类改造要应改尽改,小区环境、养老、医疗、托幼、商业等提升完善类改造可因地制宜。

       改造要求:

       省住建厅要求,各市政府要以居民主体、民生优先、因地制宜、合作共建、共治共管为原则,并借鉴本溪、鞍山和抚顺的试点经验和示范工程,制定实施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建立住建部门和各县区、街道社区工作的联动机制。

       并且从养老、托幼、商贸、物流、电梯、快递、停车、物业等方面引入社会资本,激活闲置公共资源,积极拓宽老旧小区改造融资渠道。还要统筹协调社区、业主、物业企业、驻区单位,从完善小区物业管理体系和建立居民自治制度两方面建立老旧小区长效治理机制。

       改造复工进展:

       2020年3月22日,鞍山市、营口市、铁岭市、葫芦岛市的2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复工。其余各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已陆续开工。预计3月底前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开工项目可达200余个,6月底前开工383个。

       沈阳63个老旧小区全面推进改造工作,26处还可获中央补助

       2019年,沈阳按照计划,对全市100个老旧小区开展新一轮公益性维修改造,让682栋楼宇旧貌换新颜,变“脏乱差”小区为“净畅美”新家园,受益居民6万余户。

       2020年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将在5月份开工,9月末竣工。此次改造的老旧小区共63个。

沈阳市63个老旧小区改造名单

和平区16

和平北大街1781号;民主路225号院;市府路小区;林翠小区;锦城小区;岗维小区;南八马路135号院;砂阳路924号院;文化路13号院组团;保安寺5号;工学里小区;云集街21号;十四纬路15号;南五经街86号;保安寺14

沈河区15

西顺城内接48号;方家栏小区;文艺路77号小区;伊周小区;亲工里小区;纯朴小区;小万莲;令闻新村;青年小区;迎新北小区;宝石南小区;顺通二小区;顺通路50号小区;热闹路11号小区;文萃路222630号。

大东区7

永丰小区;仁寿小区;荣光南小区;边墙小区;洮昌花园;东辽小区;沈铁路86号。

皇姑区11

车辆厂小区23区;车辆厂小区4区;舍宅北小区;庐山小区;文水东小区;文水西小区;文水中小区;崇东5小区;华乐小区;新阳小区;巴山路大院。

于洪区2

新乐花园小区;鹏泰小区。

铁西区3

光卫南小区;沈阳工业安装宿舍;鼓风小区

浑南区1

孤家子小区

苏家屯区4

芙蓉街57号、64号、65号小区;香杨路20号、雪柳街98号小区;丽花小区;塔柏路12号小区

沈北新区4

福州路四;三角地小区;杭州路北小区;96号、97

资料来源:省政府网 观研天下整理

       按照工作安排,2020年3月底前完成居民意见征求及方案的形成公示工作,同步完成违建的拆除。4月底前完成立项、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逐个小区形成设计和施工图纸,并经区政府审定,5月至9月底,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按时完工11月底前完成工程验收工作。

       2020年,市房产局对外公布纳入2020年中央补助老旧小区名单,沈阳26个老旧小区改造获中央补助。(shz)

2020年沈阳26个老旧小区获中央补助名单

和平区

1.彬翠 2.锦城 3.岗维 4.工学里小区 5.云集街21 6.文化路13号院 7.保安寺街14 8.保安寺街5

沈河区

文萃路222630

皇姑区

1.车辆厂小区23 2.车辆厂小区4 3.舍宅北小区 4.庐山小区 5.文水东小区 6.文水西小区 7.崇东5小区 8.华乐小区

大东区

1.仁寿小区 2.边墙小区

于洪区

1.新乐花园小区 2.鹏泰小区

铁西区

光卫南小区

沈北新区

福州路四 2.96号、97

苏家屯区

1.芙蓉街57号、64号、65号小区 2.塔柏路12号小区

资料来源:省政府网 观研天下整理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老旧小区改造产业研究报告-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规划分析》。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建筑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建筑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为了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压实减量责任。落实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主体责任,采用新型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创新设计、施工技术与装备。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中村改造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中村改造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城中村改造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城中村改造行业稳定发展,比如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住房租赁行业相关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床位)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住房租赁行业相关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床位)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住房租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老旧小区改造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老旧小区改造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老旧小区改造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老旧小区改造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北京市发布的《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创新 持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节能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建筑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节能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建筑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保温材料管理,鼓励居民开展城镇住房室内装修。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建筑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建筑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绿色建筑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关于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社区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社区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慧社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慧社区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创新 持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饰装修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开展城镇住房室内装修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饰装修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开展城镇住房室内装修

为促进装饰装修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保温材料管理,鼓励居民开展城镇住房室内装修。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