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河南省新郑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名单 加快开展补短板项目

        2020年6月5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河南省5个县(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据悉,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县城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急需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120个县(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我省兰考县、鄢陵县、新安县、南乐县、新郑市5个县(市)被列入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通知》指出,入选县(市)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等建设领域的目标任务,加快确定一批弥补本地突出短板、契合群众迫切需要的项目,以及一批公共性平台性程度较高、惠及较多群众及市场主体的项目,特别是能够尽快见效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县市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严防“半拉子工程”和“贪大求洋”。

河南省县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试点名单

介绍

兰考县

兰考县是传统平原农区,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面积1116平方公里。2018年年末全县总人口86.49万人,常住人口64.7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97万人,城镇化率41.63%

鄢陵县

鄢陵县隶属河南省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面积866平方公里(耕地99.6万亩)。2018年末,鄢陵县总人口67.62万人,常住人口57.15万人,城镇化率42.87%

新安县

新安县隶属河南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面积1160平方公里。2017年,新安县总人口53.6万人,常住人口48.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1%

南乐县

南乐县隶属河南省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端,面积623平方公里。2012年南乐县人口为52.86万人,常住人口47.11万人,城镇化率24.47%

新郑市

新郑市隶属河南省会郑州,面积873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新郑市总户数为19.21万户,常住人口98.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4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60.0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政策/措施介绍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140704

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豫发〔20141),推动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发展,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明确了我省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未来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150306

商丘市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商丘市政府

20128月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工作方案》以来,商丘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此项工作,要求各地都要高水平编制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以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为载体,加速推进了商丘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20160930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总体要求、有序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创新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健全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

20170627

焦作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焦作市政府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一要充分认清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二要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形势;三要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四要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180815

濮阳市敲定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濮阳市人民政府

自濮阳市获悉,下半年濮阳市将统筹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提升城市品质,构建以市域中心城市为引领、县域中心城市为承接、重点镇为支点的三级城镇体系。

20200608

河南省5个县(市)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河南省人民政府

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120个县(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我省兰考县、鄢陵县、新安县、南乐县、新郑市5个县(市)被列入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M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定制家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区分不同生活场景集成各类生活用品、家居产品、智能终端、辅助器具、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平台载体。

2025年04月03日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家装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2025年04月02日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电动船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全面推动公交车、公共服务车辆、货车、船舶、航空器、作业机械等绿色转型,开展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规模化应用试点。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钢结构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钢结构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住宅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配式住宅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装配式住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本市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提出持续推进装配式和全装修建筑,鼓励采用模块化部件、组合式设计、易回收和重复利用材料进行建筑内装。

2025年02月18日
鼓励提供绿色家具全屋定制解决方案【附我国及各省份定制家具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鼓励提供绿色家具全屋定制解决方案【附我国及各省份定制家具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定制家具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家具、服装等领域打造“生产+平台+消费者”的平台型供应链,开展“个性定制+柔性生产+及时物流”,提供绿色家具全屋定制解决方案。

2025年02月12日
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附我国及各省份物业管理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附我国及各省份物业管理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比如吉林省2024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加快居民服务数字化进程,构建旅游出行、托育养老、医疗健康、家政服务、智慧物业等居民服务行业数字平台,完善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圈,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

2025年0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