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内容:
1.稳定增加居住用地供应。
《通知》指出,稳定增加居住用地供应。2021年,合肥在近年居住用地平均供应量的基础上增长10%,确保全市不少于9000亩,单列租赁住房用地900亩。及时、准确、全面公开居住用地信息。加大存量居住用地开竣工履约监管,对未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严格追究2.其违约责任。
2.实行市区学区内成套住房入学年限政策。
在执行我市现行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基础上,实行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多胞胎、二孩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除外。
3.深化住房限购措施。
《通知》明确,暂停市区范围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其他区域指定学校的学区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暂停向法人、非法人组织出售市区范围内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经批准的人才公寓、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除外)。通过司法拍卖或招投标中心公开拍卖方式取得市区范围内商品住房的,均应当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政策,并设置为竞拍条件。
4.实行市区热点楼盘“摇号 限售”政策。
《通知》还提出,加强房源信息公开监督,对登记购房人数与可售房源数之比大于(含等于)1.5的热点楼盘,均应实行摇号销售,并由公证机构公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政还明确,公证摇号销售商品住房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提供不低于30%比例的房源用于刚需购房。摇号所购房源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3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5.从严调控商品住房价格。
为从严调控商品住房价格,《意见》还提出,新取得的居住用地,实行住房项目均价控制,商品住房平均备案价格不得突破土地出让前预测均价;从严控制楼幢计价面积,未列入容积率计算的地下部分不得作为住房面积对外销售;合理确定楼层差价,同一幢楼的同一套型价差幅度原则上控制在10%以内。
6.加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
同时,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来源、最低首付比、偿债收入比、贷款资质的审查,严肃查处经营贷、抵押贷流入房地产市场行为。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法人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不得超过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规定的上限。
7.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
在已建近17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基础上,合肥将继续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深化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工作,多渠道增加租赁房源供给。2021年,力争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套(间)以上,着力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8.严厉打击各种房地产市场乱象。
严禁房地产销售中任何形式的价外加价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收取或者委托第三方收取房价款以外的团购费、咨询服务费、信息费等任何费用,不得以捆绑搭售车位、储藏间、委托装修等任何形式加价或变相加价销售;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销售新建商品房的,除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合理佣金外,禁止向购房人或通过第三方向购房人收取购房价款之外的任何费用。严禁通过网络、自媒体等煽动房价上涨、渲染市场恐慌情绪、哄抬房价、恶意炒作市场等行为。
2021年8月24日,合肥发布关于扩大二手住房限购范围等相关通知,自2021年8月25日起,暂停市区范围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合肥市和平小学学区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
此外,建立热点学区二手房交易指导价发布机制,以住宅小区为单元,委托专业机构参照近两年实际成交均价,综合评定交易指导价,适时对外发布,引导市场预期。
房产情况 |
本市户籍 |
非合肥户籍 |
四县一市户籍 |
贷款情况 |
贷款现状 |
首付比例 |
合肥市区无房 |
新房限购2套(政务、滨湖、高新及指定区域外的二手不限购) |
新房限购1套(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合肥市区逐月连续缴纳1年以上的个税或社保证明) |
限购1套 |
无贷款 |
/ |
30% |
1次贷款记录 |
已结清 |
40% |
||||
未结清 |
50% |
|||||
2次贷款记录 |
已结清 |
60% |
||||
1次未结清 |
60%以上 |
|||||
2次以上未结清 |
停贷 |
|||||
合肥市区有1套房 |
限房限购1套(政务、滨湖、高新及指定区域外的二手不限购) |
禁止购房 |
禁止购房 |
无贷款 |
/ |
40% |
1次贷款记录 |
已结清 |
|||||
未结清 |
50% |
|||||
2次及以上贷款记录 |
已结清 |
60% |
||||
1次未结清 |
60%以上 |
|||||
2次以上未结清 |
停贷 |
|||||
合肥市区有2套房及以上 |
禁止购房(政务、滨湖、高新及指定区域外的二手不限购) |
禁止购房 |
禁止购房 |
停贷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