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针织儿童服装行业标准

导读:2014年中国针织儿童服装行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以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3岁(身高100 cm)以上14岁以下儿童穿着的针织服装。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红黄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岁孚服装有限公司、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针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起步(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小猪班纳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三六一度童装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浙江开调服饰有限公司、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浩沙实业(福建)有限公司、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远东正大商品检验有限公司、浙江嘉名染整有限公司、重庆市金考拉服饰有限公司、重庆市纤维检验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波、叶显东、王建国、林若文、邢志贵、周建永、郭晓俊、曾荣华、俞云萍、郭亚莉、徐明明、陈志诚、戴建辉、高志方、吴鸿烈、胡萍、杨树娟、周亚秋、周学文、漆小瑾、曹海辉、孔令豪、张玉莲、郝丽红、郑桂兰、杨广权、任忠泽、何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织儿童服装的产品号型、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针织面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的3岁(身高100 cm)以上14岁以下儿童穿着的针织服装。

       本标准不适用于针织棉服装、针织羽绒服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25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 1335. 3 服装号型 儿童

       GB/T 2910(所有部分)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 2912. 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 392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 4802.1-2008 纺织品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T 4856 针棉织品包装

       GB 5296. 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 57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GB/T 6411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GB/T 6529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7573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427-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氮弧

       GB/T 8629-2001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8878 棉针织内衣

       GB 9994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 12704. 1 纺织品 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吸湿法

       GB/T 1457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

       GB/T 14801 机织物和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 17592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19976-2005 纺织品 顶破强力的测定 钢球法

       GB/T 22705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

       GB/T 24121纺织制品 断针类残留物的检测方法

       FZ/T 01026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四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 0105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 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095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 01101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测定 物理法

       GSB 16-1523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

       GSB 16-215 9针织产品标准深度样卡(1/12)

       GSB 16-2500针织物表面疵点彩色样照

       3 产品号型

       针织儿童服装号型按GB/T 6411或GB/T 1335. 3规定执行。

       4 要求

       4.1 要求内容

       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顶破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印(烫)、绣花耐皂洗色牢度,印(烫)、绣花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起球,透湿率,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纤维含量,拼接互染程度,洗后外观质量,服用安全性等项指标。外观质量包括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对称部位尺寸差异、缝制规定等项指标。

••••••

       中国童装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3-2017)》由中国报告网童装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童装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童装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童装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童装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运动服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纺织服装等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运动服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纺织服装等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为推动运动服装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家具、服装等领域打造“生产+平台+消费者”的平台型供应链,开展“个性定制+柔性生产+及时物流”,提供绿色家具全屋定制解决方案。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登山服行业相关政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我国及部分省市登山服行业相关政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登山服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登山运动的服装,属于防水又透气的功能性服装。‌‌登山服的设计注重轻量化、透气性和舒适性,通常采用高科技面料,具有出色的透气性和吸湿排汗功能,以保持身体干爽和舒适。

2024年10月1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珠宝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境内外企业等在合作区开展加工、鉴定等业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珠宝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境内外企业等在合作区开展加工、鉴定等业务

‌珠宝是一个广义和狭义并存的术语,其定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扩展。狭义的珠宝主要指‌玉石制品,而广义的珠宝则包括‌金、‌银以及天然材料(如‌矿物、‌岩石、生物等)制成的具有一定价值的首饰、‌工艺品或其他珍藏品。

2024年09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纺织服装行业相关政策:持续开展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纺织服装行业相关政策:持续开展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工作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纺织服装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外贸代工企业与国内品牌商合作,支持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转化,探索在高原特色农产品、纺织服装等领域培育特色品牌厂商折扣店。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高端童装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动纺织服装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我国及部分省市高端童装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动纺织服装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高端童装是指价格较高、设计精良、面料优质、工艺精细的儿童服装。这类童装通常注重舒适度和时尚感,适合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消费者购买。

2024年06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Polo衫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动纺织服装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Polo衫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动纺织服装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Polo衫,原本称做网球衫(tennis shirt),原本是贵族打马球的时候所穿的服装,可能是因为舒适,他们喜欢穿着有领子的短袖衣服。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作是"polo shirt"(polo衫),后来广为大众喜爱,所以演变成一般的休闲服装。

2024年05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