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长、日趋庞大的外汇储备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增强的象征,同时也已成为如何控制、管理和使用的难题。
外汇储备达2.847万亿美元
中国央行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外汇储备在2010年年末已达2.847万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18.7%。
2010年外汇储备高增长反映了中国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及部分海外资金流入的状况,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投资回报。
自1994年启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增了约55倍。2010年人均外汇储备约占人均GDP的一半,外汇储备已经构成中国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通胀压力上升、流动性过剩、美元长期走贬、人民币日趋升值等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迫切需要控制国家外汇储备规模的过快增长,并为其寻找安全出路,服务于国内建设,实现保值增值。
长期以来,“出口创汇”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时至今日,“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的观点开始占据主流。
在中国现行的结售汇体制下,中国央行负有无限度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外汇占款投放量也不断加大,这不仅在总量上制约了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此外,日趋庞大的外汇储备也成为“人民币被认定低估”的理由,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在当前中国金融业尚处于金融浅化阶段,人民币尚未实现国际化,以及强大的本土金融市场尚未建立之时,通过政策手段控制外储规模,使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已是当务之急。
受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发达的本土金融市场,拓展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理顺投资转化机制,进行国民财富重整,实现“藏富于民,藏汇于民”,巩固债权国的形成基础,同时提高国民的财富效应。
努力探索更好的管理使用方式
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积累了强大的资本实力。中国已经进入资本对外输出的历史阶段。多数专家也表示,在当前国情下,资本的全面开放仍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有序”进行。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殷剑锋指出,应鼓励民间机构和非国有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他认为,应培养更多的离岸市场,以便随着国内储蓄的流出形成双向流动机制,不仅有助于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也有利于外汇储备保值增值。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的既定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的建议,中国将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将在未来五年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稳步放宽跨境资本交易限制。
中国人民银行于13日公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相关境内企业以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
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将开展外资企业资本金结汇改革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允许更多类型的机构从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中国已于2009年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去年年中以来,中国重启汇改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并致力于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等。
而自2010年10月1日起,中国在北京、广东(含深圳)、山东(含青岛)、江苏四个省(市)开展了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四省(市)的出口额约占全国总出口额的5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对记者表示,事实表明,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控制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并探索更好的管理使用方式,今后一个时期,尽管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尚难改变,但是,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
他认为,中国解决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和对其科学管理使用的更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