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导读: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与创新,第二,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可发挥不小的作用。通过对不良资产的评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从银行收购不良资产,并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减小损失。

        第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使之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且要理顺国有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置权之间的关系。要有效防范内部风险,监督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建立一套健全、有序的内控机制。

        第二,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可发挥不小的作用。通过对不良资产的评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从银行收购不良资产,并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减小损失。

        第三,要进行有效监管,并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体系内部,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设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对风险监控,做到提前预防。在外部,应通过信息披露,加大金融机构的透明性,并通过社会舆论和法律法规形成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督机制,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出发粒度,增加违法成本,遏制金融机构的不良行为。

        第四,可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最大限度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大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分类行业相关政策: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分类行业相关政策: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家疾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升社区环境与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推进社区绿地、步道建设和维护。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西发布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四川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矿山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

我国及部分省市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矿山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矿山生态修复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净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河北省发布的《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县乡村金融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县乡村金融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等发布《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育旅游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发展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育旅游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发展体育与旅游相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体育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体育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养老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养老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养老服务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若干措施》、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5年07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