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政策解读

        导读: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政策解读,扩大金融业对 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 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 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论述总共包括三段话,着墨不多,但其所要求的金融改革原则明确、任务清晰、内容详实、措施有力。最重要的是,开放将是未来金融改革的主基调和总原则,这是历次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这也是把人民币国际化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具体表现。

        一、三中全会对金改的表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论述总共包括三段话: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

        “决定”对于金融改革的着墨尽管不多,但其所要求的金融改革原则明确、任务清晰、内容详实、措施有力。最重要的是,开放将是未来金融改革的主基调和总原则,这是历次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这也是把人民币国际化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具体表现。中国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将“MadeinChina”送到了全世界,未来中国人民仍将以勤劳和智慧将“CNY”送至全世界,从货通天下到汇通天下再到币通天下。

        二、金改的总原则与五类金融机构的改革任务

        一金改总原则: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作为金融改革的总原则,具有几层含义:首先,需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建立合理的金融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及更为完备的金融监管制度,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并逐步让渡市场决定;其次,金融市场业务经营范畴的自由化,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创造更多的金融产品及衍生产品,满足不同风险收益状况的投融资需求;第三,金融产品价格决定的市场化,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收益率的合理定价,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而非传统的数量调整实现宏观调控目的;最后,资本账户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资金流进来与走出去的市场化,一方面放松资本管制,让市场行为决定货币的价格与资金的流向,另一方面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影响力。

        经济发展早期,为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本存量、我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压低资金成本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抑制的手段。通过行政干预,有限的存量资本能够被最大程度的用于扩大再生产;同时,也导致了产能的无序扩张、资金配置的效率低下等。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多的障碍,未来金融改革的力度和进度都会有所加快。国际比较来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都已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决定;OECD成员国也普遍完成了资本账户的可自由兑换。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需要减少政府的行政性干预,减少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平等待遇等。要保证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之间的平等待遇鼓励民间资本进驻、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平等待遇逐步去除国有金融机构与外国金融机构之间譬如准备金率等规则约束条件不同、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同待遇等。同时,需要有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完备的监管制度等作为基本保障,避免部分金融机构的退出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流动性的大起大落。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政府干预,避免不平等的管理手段下导致的市场定价扭曲,一切交给市场决定。

        二五类金融机构的改革任务

        三中全会决定中对传统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保险业等5类金融机构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通过不同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全方位满足不同资金需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的金融改革思路,同时也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密切相关。

        降低传统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构建立体式的金融服务体系。首先,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准入门槛,决定中提到“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意味着民间资金将具有更多机会、通过更多形式进驻金融行业。其次,“发展普惠金融”,意味着金融不仅要支持经济,而且还要服务于民生,普惠金融或学习国外经验,主要服务于农民或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与经营行为。第三,首提“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较前期政策性银行的表述更为拔高了一个级别,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也为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更多融资方式和渠道。立体式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注定会影响到传统金融体系的格局分布。

        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传统业务结构。决定中提到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目的是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优化融资结构,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资金缺乏、金融市场长短期资金供需错配的问题。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将有利于具有发展潜力和风险性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募得资金以获得发展机会,提高了投资人的投资判断力,减少了对政府的依赖性,同时对目前已经上市的股票估值也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市场预期会致使估值调整随时展开。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在近期或会推动优先股的试点发行,中长期完善多层次的股权市场。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指出了未来融资结构仍将持续转换,根据我们的测算全社会融资总量融资规模+同业代付+融资租赁+小额贷款中直接融资余额占比由2002年的10.14%上升至2012年的31.05%,间接融资余额由2002年的89.86%下降至2012年的68.95%,预计这种转化趋势将加速进行。决定中还提到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是对现有保险业务的完善。

        三、三项具体改革内容

        市场化改革中三个要点,分别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通过三个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最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1、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真正推进开始于1996年,整个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段:1996年至1999年基本完成了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2000年至2004年基本实现了外币市场的市场化改革;2004年至今事实上在1998年开始就已启动,全面的改革始于2004年,主要在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尤其2012年以来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明显加快。

        2、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的基础与制度条件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需要培育足够深度与广度的金融市场。足够深度与广度的金融市场,有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宏观调控与资金配置的有效性。金融市场的深度主要表现为,要有足够大的债券市场以及足够规模与种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包括资产证券化的部分,满足不同风险收益状况的投融资需求,并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收益率的合理定价。从国际比较来看,目前来看,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的还远远不够。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国家在改革完成时债券市场规模都已经较为庞大,以债券规模占GDP的比重来看,美国和日本分别达到114%和92%,而截至2012年两个国家分别达到234%和252%;近邻的韩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时债券规模占GDP的比重为44%,截至2012年已达到102%;我国目前债券规模占GDP的比重不足50%,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相比发达经济体,我国金融创新工具也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金融市场的广度主要表现为,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机构化。机构为主的金融市场,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理性定价,避免市场过多的非理性行为扰乱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因此,整个政策层面从规范并鼓励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入手,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决定,减少政策干预,是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前提。

        其他相应的配套制度也需要尽快完善,包括存款保险制度、救助破产机制、基准利率体系、信用风险结构等。存款保险制度是未来中国金融安全网的基干部分,决定中专门提到,它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小储户的保障;届时储户也会考虑钱放哪家银行更安全,从而倒逼银行谨慎经营、差异化竞争。

        政府不可能无限托底,例如塞浦路斯的情形,因此需要建立金融机构的救助和破产机制;这也会倒逼融资方也建立起类似的约束机制,这特别有助于消解——政府平台-国企-国有银行,这种传统的中国式大推进策略中捆绑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的核心部分,进而推动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型。从

        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之后,利率作为资金成本将主要由市场的无形之手决定,完备的利率传导机制,使得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更加全面、合理,有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传统数量调整为主的货币政策操作经常导致的经济大起大落也将不复存在。完善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需要包括几个基本要素:1、政策利率的切换,需要由传统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某个或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市场利率如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SHIBOR利率;如无特殊说明,以下“政策利率”的表述都是以利率市场化之后的政策利率,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利率指标体系;2、政策利率必须是市场参与者较为认可的利率指标,有庞大而有效的债券市场作为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传导的重要渠道,所以需要规范化债券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及价格决定机制,减少隐性担保带来的价格决定机制失效;3、预期调控将是未来货币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预期调控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起相对稳妥的预期调控策略有点类似西方的货币政策规则,以维护市场预期的平稳,否则会导致市场的大起大落;4、必须建立起一套传递效果良好的利率指标体系,包括能够有效引导政策利率的利率目前来看,央行在培养3月、1年期央票招标利率作为调控政策预期的重要指标、政策利率、多层次合理有效的投融资环境及市场决定利率。

        规范与培育市场参与者对利率市场化的理性认识。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要对资产端和负债端具体业务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并给出合理定价,包括存贷款业务及有关联或替代性的金融产品、中间业务等;对于客户而言,要培养风险意识,了解并适应金融机构提供的差别化产品与差别化定价,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金融机构将在正当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通过竞争定价,市场提供的产品会多样化、多元化,同时有很多机构参与竞争,通过市场行为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

        3、短期或将出台的政策

        短期来看,可转让大额存单CD或成为下一个突破口。CD一般都产生于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初,例如澳大利亚、印度、韩国、南非、德国、新加坡等国提供的最佳实践。而且对CD利率管制的放松,往往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起点和重要标志。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持有CD,使之成为一种同业间的流动性调节工具。另一方面,储户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过基金、理财等方式持有存单,满足其对存款收益的需求。最终真正实现开正门、堵偏门,该理财的归理财,该存款的归存款。

        基于未来一段时期,通胀形势都会居高不下,使得我国1年期存款利率较长一段时期会处在接近0利率或负利率的状态,进而加剧资金托媒的速度。在此背景下,未来很可能会将存款基准利率的上浮空间由当前的10%进一步上调,一方面可以实现逐步放开存款端的利率市场化,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整个货币市场的平稳运行。

        二汇率市场化

        汇率市场化近期或将推出的是加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内波动幅度,我们预计2013年内这一浮动幅度会进一步扩大到1.5%-2%,振幅扩大至3%-4%,届时浮动水平几乎可以反映非危机时期所有时期的市场力量。汇率浮动区间扩大降低了货币当局干预汇市的压力,为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中国外汇管理的原则已由“宽进严出”向“双向均衡管理”转变,其间伴以逐步减少行政管制,逐步取消内资与外资企业之间、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差别待遇。可以预计的是,未来的外汇管理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从“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倒逼下,最近几年将是人民币兑换自由化措施的力度和密度最大的时期,预计2017年左右人民币能够基本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但并非完全可兑换。

        三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意味着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QFII和RQFII审批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民营企业上市也将享受国民待遇,同时国际板、境内离岸金融制度设计等将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四、三项制度设计与保障措施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国际经验显示,金融市场化过程中,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利润会由于存贷利差的缩窄而被压缩,投融资环境的竞争性会增强,风险偏好程度明显提升,并导致整个社会流动性泛滥、投机氛围上升,提高整个社会的系统性风险。70年代中期,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教训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权责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业发展选择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构建,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金融体制发育尚不完善的背景下进行的现实选择,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我国金融体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影子银行体系的膨胀是必然趋势,金融体系的构成也会由早年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逐步过渡,使得传统分业监管模式的有效性逐步降低,而监管成本则不断上升。目前,我国采取的综合经营形式事实上已经显现混业经营的形态主要有三类,具体如表2所示。我国现有的金融经营模式与监管模式下,必然会出现各监管部门在部分业务上的交叉重叠以及其他某些监管项目上的空白,此时即需要有良好的金融协同监管机制配合,否则就会导致监管资源浪费、监管效率低下。与此同时,我国县域经济的竞争格局,既提供了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也带来了更多风险,界定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有利于解决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过程中简单粗暴的扩张模式,从制度层面有效控制局部性风险的产生与发展。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避免部分金融机构的退出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流动性的大起大落。

        三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或意味着金融信息化管理、信用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基础性建设会进一步加强,通过更为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更加完备的信用体系,实现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与整体稳定。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基金市场产销调研与运营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钯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稀有金属回收提取等重点难点技术攻关

我国及部分省市钯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稀有金属回收提取等重点难点技术攻关

钯回收,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将钯金属从废弃物中提取出来,经过加工后再利用的过程。

2024年08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处理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处理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

2024年08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器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监管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器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监管工作

电器回收是指将废弃或暂时闲置的电器设备进行再利用或加工处理,以达到资源再生、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2024年08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社区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社区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社区服务行业的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服务超市、产业园等平台载体建设,推行“南粤家政+社区服务”便捷模式。

2024年08月08日
我国商业银行行业相关政策:研究明确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社会责任

我国商业银行行业相关政策:研究明确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社会责任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商业银行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方案》提出健全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加大科技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招引与培育力度。推动商业银行提供与科技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运营服务,持续增加科技信贷投入。

2024年08月05日
我国社区养老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我国社区养老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为促进社区养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多项政策,如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发布的《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制修订50项适老化改造国家标准,推动家居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等标准适老化升级,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环境。

2024年08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