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央表态不给地方债兜底 债务风险处置纳入政绩考核范围

导读:中央表态不给地方债兜底 债务风险处置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国务院日前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明确,若发生债务风险事件,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并对有关责任人追究问责。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外汇交易市场运营态势与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国务院日前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明确,若发生债务风险事件,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并对有关责任人追究问责。

       中央政府肯定会给高度举债的地方政府兜底吗?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最权威的回答。

       国务院日前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明确,若发生债务风险事件,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并对有关责任人追究问责。

       该预案详细列出了地方政府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事件,给出了应急处置措施,也厘清了各级政府的职责。这是继2014年“43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文件。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是落实预算法相关规定,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这是我们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制度管理的完善。

       同时,财政部也表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局部地区偿债能力有所弱化,个别地区债务率超出警戒标准,违法违规融资担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存在不规范现象等。

       11月14日新华社的报道指出,财政部相关政策明确要求,严禁借PPP项目保底承诺、回购安排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但业内人士称,不少地方PPP项目基金都是明股实债,以财政资金作为风险兜底的劣后资金,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变相举债。

       审计署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等4省在基础设施建设筹集的235.94亿元资金中,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对社会资本兜底回购、固化收益等承诺。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发展建设的资金压力依然很大,在43号文为地方债套上“笼头”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在PPP融资等过程中想办法钻制度的空子,以明股实债的方式变相举债。

       此外,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为16万亿元。债务率即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89.2%,低于国际通行的警戒线。虽然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局部的“风险点”还是存在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去年走访八个省市,其得出的关于地方债务的结论是,债务风险在蔓延。

       调研显示,部分地方债务结构令人担心。如,辽宁某县,2015年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5.3亿元,2015年上半年仅完成4.2亿元,下降57.7%。该县2014年底债务为46亿元,大部分为银行贷款。2015年到期应偿还债务为27亿元,超过债务余额的一半,偿债压力非常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的数据,中西部及东北部一些地区债务扩张明显,债务风险偏高。贵州2014年底债务率高达197%,遥遥领先其他省份。此外,辽宁、云南、内蒙古债务率分别为120%、111%和104%,也属于债务偏高的行列。

       冯俏彬认为,这些地区出现局部的债务风险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正是为此,中央政府出台了应急预案。

       在内容上,《预案》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适用范围:纳入限额管理的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尚未置换为政府债券的存量政府债务;清理甄别认定的存量或有债务,包括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预案》提出,要建立分级响应机制。预案依据风险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等,将政府性债务风险划分为四个级别,其中Ⅳ级风险程度最轻,Ⅰ级最重属于特大风险。

       最轻的Ⅳ级债务风险事件,是指单个市县政府本级的债务出现实质性违约,或者是支付了债务本息,政府就没有足够钱来保障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以及政府有效运转。

       而最严重的Ⅰ级债务风险事件,是指省级或全省15%以上的市县无法偿还债务本息,或是全省地方政府债务本金违约金额占同期本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应偿本金10%以上,或者利息违约金额占同期应付利息10%以上。

       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预案提出了财政重整计划。

       冯俏彬解释称,所谓的财政重整,就是债务率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政府通过减支、变卖政府资产或者削减当期的建设项目等措施,重新把财政拉回到可持续的轨道上来。

       根据预案,市县政府年度一般债务付息支出超过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或者专项债务付息支出超过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的,必须启动财政重整计划。

       预案规定了财政重整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增收、节支和资产处置三个方面。根据预案,地方政府实施财政重整计划必须依法履行相关程序,在保障必要的基本民生支出和政府有效运转支出基础上,通过清缴欠税欠费、压减财政支出、处置政府资产等一系列短期和中长期措施,使债务规模和偿债能力相一致,恢复财政收支平衡状态。

       预案明确,若发生债务风险事件,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并对有关责任人追究问责。

       “因为很多债务是灰色地带,现在说中央不救助,它的逻辑是先界定清楚,什么是我负有救助或担保的责任。因此,市场上的资金供给方也要考虑清楚,对于中央没有承诺要还的,你们自己要有刚性约束,不要随便把钱借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说。

       冯俏彬认为,所谓中央不救助就是中央不承担兜底责任。她指出,中央政府一再强调不救助,但即使不救助也不能容忍地方政府走到破产的状况。因此,当地方政府债务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上级政府用行政的力量强制其进行财政重组,这是逼迫它回到“悬崖之内”的一个强行处理的办法。

       并且,业内专家认为,预案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在于用行政问责的高压线抑制地方政府的发债冲动。

       预案提出,发生IV级以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应当适时启动债务风险责任追究机制。省级政府应当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处置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属于在本届任期内举借债务形成风险事件的,在终止应急措施之前,政府主要领导不得重用或提拔;属于已经离任的政府领导责任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

       “当前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在明显加大,内外形势发生的变化很快。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冯俏彬说,“此时出台一个应急预案,责任主体和追责都特别明确,我觉得这是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它也是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制度方面的回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公园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老旧城市公园更新提质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公园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老旧城市公园更新提质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园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推广“社区商业+”,支持与公共服务场所、物业服务设施、绿地公园、体育场所等融合发展。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指导和培训力度。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托育机构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为促进污染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为了扩大租赁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等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提出引导从事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企业统一采购符合《技术规范》、铭牌标注“商用”或字符带圈的“商”的电动自行车并指导配送人员规范使用。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旅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旅游赋予身心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带动性强,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促进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部门等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财富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园林绿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