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广东省地税局发布《从税收变化看广东经济结构变化》专题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2015年5年间,广东(含深圳,下同)税收规模从11767.8亿元增长到18203.9亿元,年均增速为11.5%,与江苏相比,广东税收总量领先优势由2011年的2764.9亿元扩大到2015年的5172.6亿元,广东全国第一税收大省的地位得到巩固。
近日,广东省地税局发布《从税收变化看广东经济结构变化(2011-2015)》专题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2015年5年间,广东(含深圳,下同)税收规模从11767.8亿元增长到18203.9亿元,年均增速为11.5%,与江苏相比,广东税收总量领先优势由2011年的2764.9亿元扩大到2015年的5172.6亿元,广东全国第一税收大省的地位得到巩固。
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5年间,广东税收出现服务业化态势持续强化、产业高级化态势不断巩固和混合所有制态势持续增强等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税收结构的积极向好变化,究其原因是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结果。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11年~2015年,广东税源增长动力继续实现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切换。广东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税收占比由2011年的0.1∶42.1∶57.8,调整为2015年的0.1∶41.5∶58.4。
5年间,第二产业税收比重下降了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比重提高了0.6个百分点。税收产业结构的显著变化体现了产业调整成效显著,同期,广东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5.0∶48.8∶46.2调整为2015年的4.6∶44.6∶50.8。
2015年,广东来自第三产业的税收收入首次超万亿元,达10648.7亿元,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近60%,仅次于北京的10707.1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来自第三产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国内主要经济大省。
新兴产业税收异军突起
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来自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税收为2067.1亿元,而到了2015年,这个数据为3792.5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16.4%,占第二产业税收比重也从2011年的34.4%提高到2015年的50.3%。
同期,在第三产业内部,广东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4%,比2011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表明,广东初步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产业高级化态势愈发明显。
报告显示,2011年~2015年,广东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增长势头迅猛。以深圳地税收入为例,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税收368.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4.8%,占深圳地税收入的比重近1/6。新企业、新业态等新兴产业税收快速增长,折射出广东呈现加速度的创新驱动态势。
珠三角地区税收主体地位优势牢固
报告显示,2011年~2015年,珠三角9市占全省税收总额比重从86.9%提高到88.7%,提高了1.8个百分点,表明珠三角地区税收主体地位优势稳固。
从地税收入看,2015年,珠三角地区税收增速高达17.5%,比粤东西北地区高出10.4个百分点,深圳、广州和佛山等市总部经济的税收效应显著,均实现较快增长。从国税收入看,全省国税收入总量超百亿元的11个地级市中有8个位于珠三角地区(除肇庆),这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起步早、发展快的成效,在税收收入上释放出来的直接信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主因
据报告分析,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之所以取得积极成果,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是税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测算,广东税务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2010年的第108位攀升至2014年的第81位,提前了27位,从全球中等偏下水平提高到中等偏上水平。特别是纳税便利化指标改善显著,纳税时间由2010年的384小时/年降至2014年的180.8小时/年,缩短了52.9%。
第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2009年~2014年,广东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第三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广东社保费单位缴费比例从“每市一策”调整为全省统一标准,并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降低社保费负担。加大自贸区政策在全省辐射推广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制度红利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作用。
报告指出,企业社保费负担较重、税收房地产业化短期内较难扭转和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制约着该省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建议“十三五”期间加大增强供给侧“三驾马车”改革力度,在继续适当放缓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上涨幅度的基础上,适时下调部分社保费种的缴费费率。同时,全面提升税务信息化水准,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的税务营商环境。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港口保税区物流产业现状分析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