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建立健全农村环保长效机制,整治过的 7.8 万个建制村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已建农村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近日,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提出到 2020 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 13 万个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农村环保长效机制,整治过的 7.8 万个建制村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已建农村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努力做到全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得到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农村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长期以来,我国环保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环保设施建设落后,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为了推动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文件,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以奖促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意见》、《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等。截至 2015 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315 亿元,支持全国 7.8 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 13%。
着重部署水环境治理,农村污水治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涉及各省(区、市)的 14 万个建制村,整治重点为“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涉及 1805 个县(市、区)12.82 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 92%;其中,涉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84 个 2.46 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 18%。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为优先整治区域,涉及 8.14 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 58%。具体来说:1)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涉及 2.28 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 16%;2)京津冀地区,包括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于桥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 63 个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涉及 8131 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 6%;3)长江经济带地区,包括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和鄱阳湖、洞庭湖、抚仙湖、洱海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以及 145 个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涉及 5.05 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 36%。
农村污水处理存在 1.6 万元巨大市场空间,PPP 或将成为主要模式。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 22%,全国大致有 1.6 亿户农村居民的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按照每户投资 1 万元计算,仅建设投资就将达到 1.6 万亿,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同时《规划》提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形式,推动市场主体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投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预计 PPP 模式将成为未来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的主要运作模式。
农村垃圾清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值得关注。《规划》提出,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要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包括垃圾箱、垃圾池等收集设施,垃圾转运站、运输车辆等转运设施,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经过整治的村庄,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 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同时,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方面,在畜禽养殖量大、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开展区域或县域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治理。经过整治的村庄,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70%。
《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的发布,从顶层设计层面重申了中央政府在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特别是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的决心,将努力解决在环境保护方面“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相关领域将出现投资机会。推荐关注农村污水治理领域相关标的梅安森、盈峰环境、博世科、天翔环境、首创股份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