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期间湖南省湘潭市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发展规划。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抓手,着力破解制约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智慧环保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抓手,着力破解制约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
率先在自然资源产权界定、自然资源用途管理、自然资源监管管理等领域取得改革示范成果。探索建立湘潭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率先对全市森林、水体、湿地等重要生态资源实施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建立覆盖全市域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严守耕地红线。健全水资源管理考核机制。实施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机制、生态保护红线监督与报告机制,完善越线责任追究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环境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建立健全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探索开展节能量交易工作,在重点用能企业中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阶梯式价格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规范排污交易价格行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突出抓好竹埠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国家试点。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评估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生态资源有偿使用,提高生态公益林等补偿标准。推行政府“两型”采购制度,促进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引导绿色消费。
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政府依法监管、企业主体负责、公众监督参与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创新两型标准化建设机制,建立完善绿色评价考核体系。完善环境监测、评价、统计、考核体系,规范环境监测数据公告制度。推进PM2.5监测与防治体制建设,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多污染协同控制、多污染源综合治理及区域间环境治理联动机制。推广第三方治理机制。完善环境风险责任保险、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探索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税收”及“绿色财政”等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