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期间吉林省长春市巩固提升生态资源优势发展规划。以建设绿色城市、人文城市为目标导向,推进长春都市区各类自然生态斑块的保护和利用,优化城市发展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释放城市资源环境竞争力,加强森林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生态城市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以建设绿色城市、人文城市为目标导向,推进长春都市区各类自然生态斑块的保护和利用,优化城市发展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释放城市资源环境竞争力,加强森林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推进生态空间优化
统筹推进伊通河生态轴和净月、莲花山两大生态区建设,不断优化以“一轴两区”为总体框架的生态空间。
建设伊通河生态轴。建设南起新立城水库、北至长东北生态湿地、贯穿城市南北的伊通河城区段,以伊通河综合整治工程为总抓手,推进防洪安全、污染治理、生态改善和景观建设各项重点任务,把伊通河建设成为惠及百姓的生命线、绿色宜居的生态轴、美丽长春的景观带。
建设净月和莲花山两大生态区。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放大生态优势和资源特色,完善旅游观光、运动休闲和现代服务功能,打造城市天然氧吧和生态文明建设亮点。净月生态区,建设城区公园、浅谷流绿空间、森林公园、林荫道体系、区域绿道和环城绿化带。莲花山生态区,建设城市近郊森林公园、植物园等战略性生态工程,修复废弃矿山和垃圾填埋场等脆弱性生态空间。
第二节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科学规划城市森林、绿地、水系及湿地布局,打造林带绕城、绿地缀城、河湖穿城、湿地养城的生态空间。
建设生态林系和绿地系统。加快农安、榆树、九台、德惠及城市近郊防护林建设,改造更新农田防护林,构筑城市外围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实施净月潭退耕还林工程,启动石头口门、新立城和莲花山退耕还林工程,提升城市绿肺功能。加强城区主要街道和沿河的林带建设,提高路网绿化水平。加快建设公园绿地、街路绿地、小区绿地和庭院绿地,优化绿地布局,拓展绿色空间。
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水系。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市内河流、水库、湖泊和明沟,建设集亲水景观、水岸生态、水质保护、防洪排涝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水系,确保水系充盈。推进生态治水,做好伊通河、西新凯河、东雾开河、南湖、净月潭等水域建设,连接贯通域内各水系,形成环城“蓝带”,促进水系流动,增加市民亲水空间。
建设湿地生态示范区。实施石头口门和新立城饮用水水源地湿地、波罗湖湿地等7大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健全湿地功能,打造湿地产业,统筹建设城市周边生态湿地保护屏障,加大生态建设示范区推进力度。
第三节强化生态保护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深入开展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实施黑土地防护治理工程,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建立湿地生态补水长效机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