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加强生态空间源头管控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落实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红线,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保障生态安全,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生态城市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落实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红线,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保障生态安全,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第一节 严守生态红线
进一步优化全省生态空间结构,加快构建以长江和洪泽湖-淮河入海水道为横轴、东部海岸带和西部湖荡丘陵为纵轴的“两纵两横”生态屏障和生态安全格局。完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健全考核评估机制,严格保护重要水源、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动态调整优化、适度增加生态红线区域,确保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不低于22%。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适当增加城乡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林地、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第二节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有序推进主要生态系统修养生息。大力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构建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自然湿地保护率力争达到50%以上。开展重点湖泊生态保护,实施“一湖一策”保护计划,落实完整性保护要求,争取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切实维护水生态系统安全。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生态治理。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国家公园,推动建设洪泽湖等生态经济区和江淮生态大走廊。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以及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推动珍贵物种遗传资源保护培育,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实施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强化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升盐城珍禽、泗洪洪泽湖、大丰麋鹿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积极开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支持盐城珍禽保护区申报世界湿地自然遗产,确保重点区域流域生态多样性稳步提升。
推动绿色江苏建设。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构建沿海、江、河、湖防护林体系,推进丘陵山地森林植被恢复,重点加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加强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绿美乡村、生态景观廊道建设,促进城乡绿色宜居。加快珍贵用材林、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优质经济林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加强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逐步推广优良乡土树种造林。加快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十三五”期间新增造林120万亩。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