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常德市发展环境分析。“十三五”时期,世情、国情、省情、市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市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服务器机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十三五”时期,世情、国情、省情、市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市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发酵,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开始,逐渐传导至社会各领域,其所带来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但是围绕全球利益格局的博弈更加复杂。一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中东、澳大利亚、巴西等资源国提供资源,中国等东亚国家制造,欧美发达国家消费的产业分工格局。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强调制造业的重新回归,相继推行“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的战略,高端制造不断向发达国家回流。同时,新兴经济体正依靠比我国更低的成本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聚集,中低端制造不断向周边国家转移。二是全球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新的突破。全球科技创新步伐加快,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多领域均取得了技术突破,其他领域正孕育新的突破,这些技术的突破既带来了庞大的新的市场需求空间,又对一些传统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产业分工格局和组织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发起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服务贸易协定等,设置了更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削弱了我国原有的贸易优势。
国内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发展理念、发展方式面临着重大转变。我国经济跨上了新台阶,站上了新起点,进入了新常态,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是面临增速放缓、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的严峻考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务艰巨,发展方式亟待加快转变。一是经济发展加快向更高阶段演化。更加注重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压缩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增长点,更加注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二是国家战略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十八大”以来中央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支持以及中西部地区自身的特色资源、广袤市场和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等后发优势,将使中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迈向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层面,更加注重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能力层面,更加注重维护公共秩序、推进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多力并举,确保政治秩序稳定、经济秩序平稳和社会秩序和谐。
我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有利条件方面:一是我市地处“国家战略叠加洼地”,正处于区域发展黄金期。中央放眼全球经济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我们在更高层面谋划地方发展、寻求区域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特别是常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身处其中,直接受益,已从历史上“国家战略覆盖盲区”转变为“国家战略叠加洼地”,面临着加快发展、乘势而上的重大机遇和政策利好。二是我市仍在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中期阶段,正处于动力转换关键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常德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虽然长期以来支撑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要素成本优势正在不断减弱,但我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潜力巨大,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来势看好,这为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我市经济基础比较厚实、政通人和氛围浓厚,正处于创业活力迸发期。我市经济总量长期处于全省第3位,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2013年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新常德新创业”发展总要求,围绕建设“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通过“三改四化”、“三大战役”等重点工作的强力推进、落实见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全力支持,政通人和、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困难挑战方面: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市人均水平偏低,更面临被其它市州赶超的压力;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农业比重偏高,工业内部“一烟独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重大产业项目接续乏力;基础设施滞后,市域交通仍未成网,对外交通尚不通畅,高速铁路还是空白;中心城区规模较小,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全省;县域经济仍是明显短板,扶贫脱贫任务艰巨;各级干部能力素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不适应新常态要求,政务服务效率不高、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以大事敢干、难事敢拼、新事敢闯的责任担当,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发展。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固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加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全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