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以富民强县为目标,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加快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人口集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老年经济产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以富民强县为目标,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加快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人口集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严格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积极融入县域毗邻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分工体系,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技术先进、生态友好、带动能力强的加工制造业,优势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业和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现代服务业。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推动优势资源和企业向园区集中、高端产业和产品向园区集聚。围绕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园区提档升级。
进一步放宽政策,优化环境,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积极融入国家和省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开放经济发展水平。
强化城镇带动作用。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协调推进县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74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综合承载功能。整合支持资金、建设用地、项目安排等政策资源,集中支持发展一批特色强镇。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城镇。突出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彰显的现代中小城市。
健全完善推进机制。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服务,在转移支付、土地供应、资金筹措、人才支持、项目建设等方面向县域重点倾斜。加强规划引领、分类指导,依据特色定位,实行差别化评价,建立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机制。总结推广县域经济试点经验,形成比学赶超、拼搏争先、竞相发展的态势,开创我省县域经济实力整体提升新局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