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三五”期 间湖南省常德市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重要途径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城镇拓提工程,优化城镇体系、加强城镇规划、提高城镇品位,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化、非农产业园区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不断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城镇拓提工程,优化城镇体系、加强城镇规划、提高城镇品位,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化、非农产业园区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不断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到2020年,确保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以上。
优化市域城镇布局。以“四纵三横”沅澧快速干线和规划的沅澧轻轨为纽带,统筹谋划津澧合并设市和中心城区区划调整,构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特色镇、口子镇)—一般镇(中心村和社区)的城镇体系,加快形成“全域主次清晰、沅澧一体发展”的新型城镇格局。
——中心城市。按照“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速提升中心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引领与辐射带动能级,扩大城区人口与经济、科技、文化、市场资源集成规模,建设彰显滨水特色的现代生态城市,增强先进产业成长活力与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高效释放中心驱导效应,把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的“双百城市”。
——副中心城市。加快津市、澧县两地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一体化,将津澧新城打造成为澧水流域首个建成区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0万人的中等城市,建成常德市域副中心、洞庭湖区新的增长极。
——县城和重点镇(特色镇、口子镇)。重视县城城市化,通过县城的提质扩容,提升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首位度。到2020年,实现市域所有县城人口规模均超过20万人、建成区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加大对具有区位优势、人口聚集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的重点镇(特色镇、口子镇)的建设力度,重点发展50个镇区人口在万人以上的重点镇(特色镇、口子镇)。
专栏:市域各县城“十三五”发展目标 | |||
县城名称 | 定位及发展方向 |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 (万人) |
石门 | 定位: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先行区,武陵山片区经济强县,湘鄂西边界秀美山城,湖南省重要能源基地,澧水流域现代医疗教育、物流中心。 发展方向:按照“城在山水间,宜居新山城”的战略取向,着力营造湘鄂西边界的中心城市和滨水型生态旅游山城。打造形成涵盖火电、水电、太阳能、风能、页岩气等的综合性现代化能源生产基地。立足现有医疗卫生、铁路交通基础,逐步成长为澧水经济带医疗卫生、现代物流中心。 | 25 | 25 |
桃源 | 定位:现代桃花源生态山水城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增长极,湖南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区。 发展方向:按照“对接桃花源,融入常德城”的发展思路,实行交通融城、功能融城、产业融城、旅游融城,积极培育常(德)—桃(源)—桃(花源)经济带,将桃源建成市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圈边际辐射带。 | 25 | 25 |
安乡 | 定位:常岳城市群中部的商贸中心,湖湘文化特色显著的典型滨水生态城市、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城。 发展方向:以建设洞庭湖入长江第二黄金水道为契机,把安乡建成湘北水陆联运新节点。实施“五大生态工程”,以新型工业化和绿色现代农业为支撑,打造“湖区绿色发展新高地”。立足水乡特色,建设“滨水生态宜居新家园”。 | 20 | 20 |
临澧 | 定位:新兴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示范带、新美生态宜居地。 发展方向:打造以高新材料、化纤纺织、机械制造为主的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产业重镇、特色小镇、精品靓镇,实现城乡一体、区城融合、产城互动。营造一批美食、休闲、文化娱乐热点,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的健康养老、养生基地,将临澧打造成为生态休闲宜居福城。 | 20 | 20 |
汉寿 | 定位:沅澧大门、滨湖强县。 发展方向:推进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粮食生产、民生改善协调发展,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调快速发展综合创新示范县。加强园区建设,打造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新型产业主要承接地。大力发展“湿地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业,打造成长江中游城市群滨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以蔬菜产业为龙头,打造重要城市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 22 | 22 |
——一般镇和中心村(社区)。结合乡镇、村区划调整,支持一般镇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镇区环境;鼓励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人口逐步向镇区转移;促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重点建设300个集中居住千人以上的中心村。
建设现代“双百城市”。优化城区格局。坚持“沿江发展、滨湖生活”空间布局,按照“内提外拓、统筹发展”的建设原则,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边际规模和城市边界,努力构建“一江两岸”、“一体三极”的城区发展新格局。“一江两岸”,即沅江穿城而过,两岸协调发展,形成沿江景观带、现代服务业聚集带的沿江城市风光。“一体三极”,即以武陵城区为主体,向南跨江发展,建设阳明湖—德山新城;向北滨湖发展,建设柳叶湖—北部新城;以柳叶大道、洞庭大道、人民路、沅安路等骨干路网西延和百里沅江风光带建设为依托,建设西部新区,带动桃源县城,形成常桃一体发展格局。抓好城区建设。进一步擦亮“三改四化”城市品牌,完成小街小巷互联互通改造,竣工穿紫河风光带、江南沅江风光带,实施棚改攻坚,完成江河湖连通,打造诗墙花堤、城市桥梁、出城口等绿化精品,抓好火车站商圈、桥南商圈等重点区域的美化亮化,提升智能交通、智慧城管、数字防控系统运行水平;推动沅江过江隧道、沅江五桥、丹溪路、人民东路延伸、青年东路延伸、太阳大道、沿河大道等城区路网建设,促进北部新城、西部新区、东部片区、江南新城、德山片区协调同步发展。强化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形成运作市场化、管理网络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构建“大城管”格局。统筹停车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鼓励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停车场在节假日对社会开放。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塑造城市形象。围绕“桃花源里的城市”品牌形象,深度开发道德文化、和谐文化、水文化等独特文化资源,以常德诗墙为载体,抓好铁经幢、笔架城、孤峰塔、常德府古城墙、宋代碑刻等城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保留城市重要历史记忆,彰显城市悠久文化实力。
专栏:中心城区提质扩容建设重大项目
城市道路:柳叶大道西延,洞庭大道西延,阳山大道北延,阳山大道与阳明大道连通工程,人民东路延伸,青年东路延伸,太阳大道、腾飞路、建新西路、永安路、善池路、沅江过江隧道、沅江五桥、市城区轨道交通(前期规划)等。
城市设施:城区配电网改造升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环卫设施建设、公共停车场建设,江北城区单建式人防工程等。
城市环境:江北水系河湖连通工程,江南城区水系综合治理,诗墙花堤、江南风光带、穿紫河风光带建设,屈原公园改造,武陵阁步行城改造二期,火车站大市场改造,桥南商圈改造等。
加速津澧融城。坚持科学统筹、规划引领、改革促融,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建设津澧新城。以全域规划为指导,加快编制实施覆盖津澧两地全域、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探索实行“多规合一”,加快构建“两轴五区”的空间结构。两轴:即沿澧水形成澧水景观轴和连通澧县—津市—工业集聚区的区域衔接发展轴(融城发展轴);五区:即澧县老城区、融城新区、津市老城区、生态缓冲区、工业集聚区,通过融城空间构造,逐步推动津澧中心城区和城乡发展融合。强化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与高效运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先推进津澧新城内部通讯系统、公交系统、医疗系统、教育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市场服务体系等公共管理的一体化,努力促成地理空间对接、产业差异共生、基础设施互通、公共服务统筹、生态环保共治、社会治理联动,逐步实现津澧合并设市,努力打造常德市域副中心、澧水流域首个中等城市、洞庭湖区新的增长极。
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发展。把县城作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支点。科学编制县域总体规划,加强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生态环保等规划的衔接;实施县城提质扩容工程,以电力、通讯、给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网为重点,统筹改造、提质县城公用设施,加大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绿化、亮化、美化改造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引导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县城布局,提高县城吸纳人口、聚集产业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把小城镇作为承接容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要平台,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引领示范的原则,以多样化、专业化和特色化为方向,培育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巩固乡镇区划调整成果,择优开展扩权强镇示范试点,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支持灌溪镇、陬市镇以发展卫星镇为目标,加强与中心城区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促进复兴厂镇、黄山头镇、南北镇等一批省际边界口子集镇的发展,加快打通省际“断头路”,鼓励建设边界商贸市场、物流中转基地等各个符合城镇发展方向的项目,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好完美社区。把社区作为城市(城镇)的基本组成单元,坚持“以人为本、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将社区建设成为安全、洁净、方便、和谐、快乐的幸福家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全市所有街道完成“一所一校四中心”(公安派出所、学校、政务服务中心、卫生计生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和社区“一站一园一场五室”(社区工作站、幼儿园、室外文体活动场所、警务室、卫生计生健康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居民代表议事室、档案室)建设任务,继续完善社区水、电、路、气、灯、环卫、园林绿化、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实现社区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重构居民自治体系。积极建立以区县(市)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为主体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区县(市)政务服务中心、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和网格管理员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会议为主体、社区理事会和协会等社会组织及兴趣小组为补充的居民自治体系。推动治理方式创新。完善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加若干个社区网格的“3+N”治理模式;建立集行政服务、党员服务、社会事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一体的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联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努力将终端延伸到网格和居民家庭,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建立网格管理制度,培育发展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实现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加强居民小区管理,推动社区管理向小区延伸,不断提高物业管理能力和水平。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让农民的各项权益不因居住地、职业的改变而受到侵害;完善征地程序,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先存量、后增量”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全体常住人口延伸。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产业,促进三产融合,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的人文关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