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常德市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发展规划。加强生态体系建设,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形成密布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色屏障,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全省首个生态园林城市,力争国家园博会落户常德。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生态保护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
加强生态体系建设,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形成密布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色屏障,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全省首个生态园林城市,力争国家园博会落户常德。
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加大市城区“三山三水”保护力度,力争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在557万亩以上。对壶瓶山、乌云界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山头、河洑、桃花源、夹山、花岩溪、嘉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积极探索国家公园体制与示范;对石门、桃源、澧县、临澧、鼎城等地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改造坡耕地,对沟道侵蚀与崩岗进行治理,在石门、桃源、澧县、临澧、汉寿等片区建设大片连块草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8%以上。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以西洞庭湖、沅澧水、松虎河流和境内重要湖泊、水库、湿地为重点,采取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湿地恢复治理力度,恢复湖区湿地自然状态,增强湿地生态功能。规划新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2个,省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重要湿地2块,完成6个国家湿地公园的正式挂牌工作。在已建国际、国家、省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公园实施一系列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保护与恢复湿地面积130万亩。到2020年,全市湿地生态红线面积达到300万亩。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扩大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打造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园和珍稀野生植物繁育基地,完善国家、省、县三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对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实施重点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和物种基因库资源保护,规范采砂、捕鱼、养殖等经济行为,减少湿地围垦和渔业捕捞,全面禁止电捕鱼行为,着力扩大野生动植物生存发展空间。到2020年,新增野生动植物企业(户)100家,全市60%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
专栏: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建设项目
生态屏障建设工程: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两旁20—30米,国道、省道、铁路等交通干线道路两旁5—10米,县乡道路线路有条件地段的沿线绿化带。在平原区主要江河湖库沿线(岸)两侧5—30米以内进行造林绿化,对山区河流两岸第一层山脊以内可视范围的宜绿化区域进行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优化林分结构,构建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实现连绵山体、主要江河两岸及交通主干线两侧等重点区域生态廊道全覆盖。
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重点推进柳叶湖湿地、鼎城鸟儿洲湿地、安乡书院洲湿地、津市毛里湖湿地、石门仙阳湖湿地、汉寿西洞庭湖湿地、澧县涔槐湿地、桃源沅水湿地、安乡珊珀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新建保护站、进行湿地植被修复、修复水禽栖息地、实施水系连通、建设科普测验设施等。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通过湿地植被补植补造等措施,恢复植被种类和植被群落,对江豚、中华鲟、白头鹤等珍稀湿地动物的栖息地进行修复。修复重建已破坏的重要候鸟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珍稀鱼类重要产卵区、洄游通道及重要渔业水域等生态敏感区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