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三五“时期山西省太原市发挥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强化“三个突破”战略引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发展新常态,发挥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化“三个突破”战略引领,推动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方式提质升级,创造率先发展新路径。
参考《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发展新常态,发挥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化“三个突破”战略引领,推动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方式提质升级,创造率先发展新路径。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主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积极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挖掘有效需求中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瞄准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前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抓手,引进建设一批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倾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好中央和省出台的企业减负松绑各项政策措施,为企业降低税费、财务、物流、人工、制度性交易等成本,改造、提升、优化煤焦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乘法”,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以新空间发展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创造新产业“几何式增长”。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除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清理僵尸企业,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通过破解制约发展的一切束缚,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让新动能茁壮成长,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专栏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支持鼓励社会投资,努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合理降低投资门槛。发挥财政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理顺政府投资管理体制,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制度,加强社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
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坚持扩大有效投资与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以增量投资优化和存量投资调整为手段,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引导投资向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领域倾斜,抢占提高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提供更优质、更多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五个一批”为基本载体和抓手,本着目标和问题导向,围绕增强综合实力,在科技前沿、信息网络、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产业项目;着眼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在交通路网、新型城镇化、城中村改造、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瞄准破解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瓶颈,在教育发展、促进就业、健康养老、文化卫生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民生项目。优化城市国土空间,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扩张。
优化投资环境。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加大对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变过去注重直接投资和减税让利等传统发展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模式,推广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固定资产“六位一体”等一系列有效抓投资的工作机制。优化投资审批流程,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催生新的消费业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
夯实消费基础。鼓励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流通新兴业态,提高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改造提升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基础设施,实施城市快递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搭建同城快递共同配送信息平台,优化“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服务网络。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实施“快递+特色农产品”工程,采取农超对接、农市对接、农校对接、社区直销等多种形式打造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改建50个乡镇农民综合服务社、1000个农民综合服务站。
提升消费能力。充分发挥省城优势,多措并举创造就业岗位,以就业带动增收,以创业带动创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和动力。完善鼓励居民合理消费的财税、信贷等政策,落实国民休闲计划和带薪休假制度,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消费需求,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引导推动居民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基于“互联网+”的新模式、新热点,稳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培育健康养老消费,刺激信息消费,升级文化旅游消费,鼓励绿色时尚消费,提升农村消费。
优化消费环境。支持消费金融创新,积极稳妥地推动消费信贷、家庭理财等新兴消费金融发展。加强城乡消费市场监管体系和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规范消费市场秩序。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和主体责任,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营造高效便捷放心消费环境。
充分发挥出口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扶持培育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拳头产品,鼓励企业进行境内外商标注册、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拓展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作用,扩大商贸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出口业务范围。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促进与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欧亚大陆桥等国际物流通道的互联互通。“十三五”期间,全市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显著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显著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进一步提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