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关于“十三五”时期山西省朔州市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发展规划

导读:关于“十三五”时期山西省朔州市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发展规划。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创新脱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旧城改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创新脱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牢牢盯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攻任务,坚持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精密结合,坚持精准脱贫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积极采取易地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就业培训、教育扶贫、驻村帮扶、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扶贫措施,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推动扶贫政策向特困地区聚焦、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集、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每年完成40个村、2.1万人的减贫任务,四年内(20162019)完成全市现有的157个村、8.3万人的减贫任务。确保全市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国家级和两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摘帽,确保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城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立“精准扶贫对象、精准帮扶措施、精准管理考核”的扶贫工作理念,科学识别贫困对象,准确摸清贫困群众基本情况,找准致贫原因,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努力实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构建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科学、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积极完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全市统一、信息共享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深入分析扶贫对象致贫原因,按照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个劳动力制定帮扶计划,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加强扶贫统计监测工作,跟踪监测到村到户扶贫措施及实施效果,努力为精准扶贫提供真实依据。

  实施“五个一批”攻坚行动。“十三五”期间,我市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一系列精神,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对有资源、有劳动力贫困户要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采取一户一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开辟收入形式多元化。加强职能培训,实现一户一人有技能,能外出务工,推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我市特别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扶贫资金引导机制,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广泛组织和发动国有、民营等企业以及经济组织到贫困村兴产业、上项目、搞开发,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农民增收致富。20162019年,通过发展生产带动5万人脱贫。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积极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全市20162019年规划搬迁人口12203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03人,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00人。具体涉及三个县(),分别为:山阴县共搬迁2296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77人,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9;应县共搬迁3993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2人,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81;右玉县共搬迁5914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14人,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0人。要统筹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环境保护治理、地质灾害避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各类资源打捆使用、集中办事。探索市场开发部分补助贫困户机制,协调搬迁各方利益,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和谐发展。通过异地搬迁解决0.8万人脱贫。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加快生态脆弱区治理,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探索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到2019年,我市通过生态补偿解决0.8万人脱贫。抓住我市作为全国现代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的有利契机,结合全市草牧业发展总体规划,精准帮扶贫困地区优化草牧产业结构、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通过龙头带动、集资入股、合同订单、草牧共建等模式,拉动区域内贫困农民大兴草牧产业,让国家草牧业发展工程更多地惠及贫困农民,带动贫困农民稳定增收。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积极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助学政策。对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户所属的考入二本B类以上贫困大学生要实现帮扶全覆盖,每人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按照“雨露计划”要求实施资金补助全覆盖(补助标准为一次性资助2000)。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使贫困子女能够学有所成,自食其力,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使有外出意愿的贫困人口脱贫。到2019年,通过发展教育助推0.16万人脱贫。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按照“瞄准特困对象、实行兜底保障、开展精准扶贫、同步建成小康”的工作思路,区别特殊困难群众的不同致贫原因,分别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兜底扶贫;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进一步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帮其康复后再通过发展产业或外出务工实现脱贫。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确保特殊困难群众到2020年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到2019年,确保1.54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拓宽助推脱贫渠道。打开扶贫工作思路,多方式、多途径、多领域系统推进,共同努力,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整村推进扶持。要围绕“精准扶贫、整体脱贫”的主攻目标,对资源相对优势、发展潜力较大、不在易地搬迁范围内的贫困村,采取财政专项扶持、资源整合推进、社会各界帮扶、项目带动发展的办法,重点进行主导产业开发、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完善和社会产业发展等综合治理,实现村容村貌的大改观,农民收入的大提升。从2016年起,全市每年要确定40个整村推进村,集中施治、重点帮扶。各县()要按照建档立卡上网贫困村的比例,做好每年贫困村的减贫规划,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确保2019年全市贫困村如期脱贫。干部驻村帮扶。继续引深领导包村和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统筹整合两支力量全部进驻157个贫困村和有插花贫困人口的低收入村,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村中的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帮扶干部必须按照“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因人因户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规定时限内完成减贫任务。金融助推脱贫。抓住国家启动“扶贫小额贷款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帮助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争取0.15万元的信贷扶持资金,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贷款难的问题。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降低门槛、主动服务,全面落实金融惠农政策。创新扶贫贷款担保机制,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贷款担保委员会”,引导教育困难群众守信用、重承诺,形成良性互动的全能扶贫信贷机制。整合各类财政到户贴息政策,对贫困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加大在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资金的力度,通过省市县扶贫资金补助、社会帮扶等形式,逐步提高互助资金规模,力争到2019年所有贫困村实现村级互助资金全覆盖。


  加强扶贫责任机制和政策保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贫困县()党委、政府是扶贫开发领导主体,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对脱贫攻坚负总责,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各行业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内生动力,营造良好氛围,严格督查考核,把全市每年至少要减少40个贫困村、2.1万左右贫困人口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加大对县、乡、村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考核力度,健全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和机关单位定点扶贫机制。将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活动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彻底改善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贫困农民稳定增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老年教育行业相关政策:建设覆盖老年教育等终身教育资源

我国及部分省市老年教育行业相关政策:建设覆盖老年教育等终身教育资源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老年教育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老年教育行业稳定发展,比如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

2025年11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处理行业相关政策:指导公共机构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处理行业相关政策:指导公共机构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商务部等5部门等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等再生资源回收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商业设施集成再生资源回收功能,推广“互联网+”新型回收模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衔接融合。

2025年11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养老院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医疗养老机构服务有效衔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养老院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医疗养老机构服务有效衔接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养老院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养老院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广西“暖心民政”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公园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老旧城市公园更新提质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公园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老旧城市公园更新提质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园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推广“社区商业+”,支持与公共服务场所、物业服务设施、绿地公园、体育场所等融合发展。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指导和培训力度。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托育机构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为促进污染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为了扩大租赁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等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提出引导从事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企业统一采购符合《技术规范》、铭牌标注“商用”或字符带圈的“商”的电动自行车并指导配送人员规范使用。

2025年10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