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嘉兴市取得的综合实力、城乡建设、民生工作、生态环境发展成就。“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市深入贯彻国家、省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总基调,以开展“推进重点工作、推动争先晋位”活动为重要抓手,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市深入贯彻国家、省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总基调,以开展“推进重点工作、推动争先晋位”活动为重要抓手,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年均增幅、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幅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四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为嘉兴站在新起点、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有效投入,释放消费潜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17.1亿元,年均增长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1.23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50.4亿元,年均增长13.2%。
创新转型明显加速。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秀洲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兴科技城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4%和42.3%,位居全省前列。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3.4%。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育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各111名,遴选“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领军人才及项目683个。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累计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95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62家。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4件。凝炼和传承弘扬“南繁精神”,农业与生物技术领域科技成果历史性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改革开放明显突破。坚持以改革领先支撑发展率先,全市累计获批各类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46项,实现省级以上重大改革试点市和各县(市、区)全覆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有序推进,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机制全面实施,尤其是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较好地释放了改革红利。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8.9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18.9亿美元,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10.85亿美元。新增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个国家级开发区,新增嘉善姚庄经济开发区、平湖独山港开发区等2个省级开发区。嘉兴出口加工区获批国家级综合保税区。
城乡区域统筹明显提升。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联动推进“多规合一”,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制定实施市本级发展“十八条”和产业发展规划,省、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展良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列全省首位,已进入全面融合阶段。2015年嘉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60.9%。区域联动发展力度加大,接轨上海由基础设施对接向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拓展,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实施。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三纵三横三连”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湖嘉申线嘉兴段一期和杭平申线平湖段完成三级航道标准改造,沪杭高铁贯穿境内。嘉兴港口岸实现全域对外开放,港口吞吐量达到627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3万标箱。嘉兴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4亿吨,内河集装箱运量达16.7万标箱,居全省首位。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公共自行车全覆盖的地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民生福祉明显提质。坚持民生优先,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499元和26838元,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2年位居全省首位。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8%以上。民生保障全面提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全省领先,初步建成东部地区示范、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辖五县(市)均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县。市域外引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5岁。中国大运河(嘉兴段)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实现省级平安市、县(市、区)创建“十一连冠”。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养殖业转型升级,完成黑臭河及垃圾河清理1893公里,全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实现由不合格向合格进而优秀的重大转变,地表水水质实现Ⅱ类水断面从无到有、Ⅲ类水断面持续增加、整体实现Ⅳ类水为主体的“十二五”治水目标。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4.4%。到2015年底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均完成省下达目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