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二五”时期山西省取得的综合实力、产业结构、民生事业、生态环境发展成就

 

导读:“十二五”时期山西省取得的综合实力、产业结构、民生事业、生态环境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特别是2014年9月党中央对山西省委班子作出重大调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要求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特别是20149月党中央对山西省委班子作出重大调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五句话”总要求和总思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吏,持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全面实施“六权治本”,着力推进“六大发展”,统筹做好和非煤两篇文章,加快实施“革命兴煤”,全力推动科技创新、金融振兴、民营经济发展“三个突破”,为新形势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思路、有力举措和坚强保证。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困难局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统筹发展,实施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全省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9188.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2802.6亿元,年均增长7.9%2011年突破万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969.7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642.2亿元,年均增长1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4万亿元,年均增长21.7%2013年突破万亿大关),超额完成“五年五万亿”的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7%。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03%。一批重大工程如期建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截至2015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西客专太原至西安段通车运营,山西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如期建成,大张铁路顺利开工。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1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吕梁机场、五台山机场、临汾机场建成通航,通达、便捷的立体化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太原南站建成运营,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抓紧实施,晋中至太原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水利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大水网骨干工程进展顺利,引黄北干工程全面竣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完成。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力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全省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6.056.637.3调整为2015年的6.240.853。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5.96亿公斤,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由2010年的51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22.6亿元,年均增长22.8%。工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特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大力推进煤炭“六型转变”,加快重组整合矿井改造,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形成3个亿吨级、4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集团。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主力火电企业80%以上实现煤电联营。截至2015年底,新增电力装机2795万千瓦,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6966万千瓦。蒙西-晋北-北京西-天津南、陕北榆横-晋中-石家庄-济南、山西-江苏3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开工建设。煤层气产业发展迅速,煤层气年抽采量、利用量分别达到101亿立方米、57亿立方米。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43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785.3亿元。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1083.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47.5亿元,年均增长26.0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进展顺利,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1家,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分别达到26户、224户。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着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成绩显著。城乡就业不断扩大,2011-201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5.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7.7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2.4%,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逐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公平、协调、均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免学费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和环境提质“四大工程”,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102.5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完成61.2万套。农村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完成,“农村五件实事”每年如期完成。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5年共有2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指标全面完成,并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平安山西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山西建设纵深推进,社会治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生态环境显著好转。节能降耗力度不断加大,化解过剩产能有效推进,节能约束性目标全部完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超额完成下降16%的目标任务。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7%。率先启动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改造容量1566万千瓦,改造后排放水平达到或优于燃气发电机组。累计核准开工低热值煤发电项目24个,总装机2199万千瓦,投产后每年可消耗煤矸石8400万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比2013年下降15.7%。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扣除本底值)全部达标,地表水劣V类断面比例显著下降。深入实施《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5%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7.18%,比2010年提高11.18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5%,比2010年提高27.5个百分点。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工程顺利推进,5年营造林2252万亩,森林覆盖率、蓄积量显著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改革开放有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全面展开,一些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阶段性进展。国家赋权的三项重大改革深入落实,国家委托的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核准进展顺利,煤层气矿业权审批下放深入推进,煤炭衍生品交易工作有序推进。煤炭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清费立税改革成效显著,煤炭企业负担大幅减轻,煤炭销售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管理行政授权以及运销票据全部取消,煤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涉煤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企业事务性负担均减少1/3,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等相关改革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培育促进机制加快构建,新兴制造业三年推进计划启动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率先推进重大信息公开。打造“阳光国企”,企业负责人薪酬和履职待遇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实施,省直机关直属企业脱钩改革步伐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全方位发力,围绕破解九个方面难题的相关举措陆续推出。生态保护修复机制不断完善,生态治理多元投入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逐步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步入快车道,农业农村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全方位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融资担保体系不断健全,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建立了“131”创新驱动战略体系,科技对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布实施,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构建。投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省级核准类项目减少50%以上。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财税、金融、工商登记、医药卫生、高速公路、公务用车、国有林场、供销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改革取得成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融入京津冀,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成功举办中博会、能博会、文博会、农博会、书博会、晋商大会,开展“央企山西行”等活动,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省吸收省外投资实际到位1.78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实际利用外资132亿美元,同比增长43.6%。进出口结构明显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47%。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与德国北威州、美国爱达荷州、怀俄明州等省州的务实合作深入开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指导和培训力度。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托育机构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为促进污染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为了扩大租赁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等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提出引导从事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企业统一采购符合《技术规范》、铭牌标注“商用”或字符带圈的“商”的电动自行车并指导配送人员规范使用。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旅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旅游赋予身心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带动性强,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促进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部门等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财富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园林绿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为促进金融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上市辅导等金融服务。

2025年09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