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温州市推进产业供给侧动力培育发展规划。 培育现代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培育和发展信息经济、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激光与光电、临港石化、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材料、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十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现代新兴产业体系。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水产苗种培育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培育现代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培育和发展信息经济、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激光与光电、临港石化、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材料、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十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现代新兴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导引,建立健全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实施产业项目动态管理。加快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推进一批有引领性、带动力强的项目建设,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力和承载力。
专栏12: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信息经济产业:发展以通讯传输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智能电子设备、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电子装备制造业,重点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广、附加值高的新型基础元器件和电子材料,培育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全面推进“电商换市”,培育发展B2B、B2C等一批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壮大一批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以及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的领军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网站,着力打造集产品时尚和消费时尚于一体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旅游休闲产业:重点发展度假、休闲文化、乡村旅游等创意业态,推进观光型旅游与休闲度假型旅游同步发展,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布局在雁荡山风景旅游区、永嘉楠溪江风景旅游区、平阳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文成百丈漈-飞云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泰顺廊桥-氡泉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洞头-南麂岛海洋旅游休闲发展带。
现代物流产业:重点发展海铁公空多式联运,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城市配送等,着力打造联接长三角和海西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主要布局在瓯江口物流园区(保税)、乐清湾物流园区、潘桥物流园区、江南物流园区等综合性物流园区。
激光与光电产业:重点发展激光器件与应用设备、光电能源、半导体照明、光通信四大领域,基本形成高端要素集聚、创新体系健全、产业配套完善、区域品牌初现的发展态势,形成以温州高新区为核心、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瓯江口新区为两翼的空间布局。
临港石化产业:积极引进大型石化项目,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临港工业,加快港区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大小门岛临港石化产业园区。
轨道交通产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机车与配件及配套服务业,形成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和温州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两大核心区域。
通用航空产业: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和应急起降点,重点发展通航运营、服务保障等领域,引进培育发展通用航空装备研发制造。主要布局在龙湾和龙港通用航空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高端金属结构与功能材料两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温州市新材料科技园作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主平台。建设洞头化工新材料、乐清高端金属新材料、瑞安-平阳先进高分子材料、龙湾高品质特殊钢、苍南印刷包装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基地。
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文化休闲旅游、设计服务业、文化会展业等行业,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群,着力打造区域文化创意中心。构建沿瓯江带的文化创意产业轴线、南北密切互动的滨海纵向轴和永嘉楠溪江、文成、泰顺“三片”生态文旅产业布局。
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医疗健康服务业、生命健康生产制造业(含食品制药机械、中药材种植加工、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成为国家级食品制药设备产业中心、浙南闽北区域医疗健康服务中心。
推进企业减负增效。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狠抓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分类有序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控制增量。创新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有效处置僵尸企业,促进企业兼并重整,盘活存量资产,有效解决设施和土地等要素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全面落实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工业用地成本,有效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化解企业金融风险,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
促进“互联网+”跨界融合。实施温州“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建设信息经济大市,到2020年,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0.95以上。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研发和在全社会各领域的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积极做大做强电商经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综合性电商街区,率先培育发展微商经济,促进线下与线上融合、实体与网络联动。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创新。
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企业制造力、品牌优势和产品质量,促进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回流。牢牢把握消费升级的新变化和新市场,积极拓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新空间,培育教育、健康、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消费的转化,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和结构升级。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