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习近平: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导读:2017年军工行业政策法规-习近平: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专业而神秘的军工行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引发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全国两会期间,军民融合再获高层力挺,让投资者对这一国家战略充满遐想。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军工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专业而神秘的军工行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引发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全国两会期间,军民融合再获高层力挺,让投资者对这一国家战略充满遐想。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深厚土壤,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实际上,早在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就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今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此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再次提出新要求。

  从这一系列部署来看,2017年有望成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落地元年,我国军工产业的改革进程将从前几年的小步缓行,转向大踏步迈进。

  我们知道,军民融合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军转民”,就是军事技术在民间的使用;二是“民参军”,即民口主体参与军工市场,同时也包含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领域,民口企业有序参与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

  有关专家指出,军民融合发展是国防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与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因此,可以说,军民融合是富国、强军、利民的大战略,势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新近发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民参军”已呈井喷之势。截至2015年底,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民口单位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报告》还显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的100个大项目中,与军民融合相关的占40%左右。这标志着我国军民融合正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

  可以预料,军民深度融合的一揽子政策将接踵而至,从而触发军工行业整体改革的马太效应。

  据悉,顶层设计方面,全面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指导意见、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已经制订,并有望年内出台。此外,有关部门还在论证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加快培育若干“民参军”骨干企业。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部分方案也已成稿并报审,即将进入发布程序阶段。而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军工企业混改也将成为国企混改的重要突破口。

  具体到细分行业层面,有专家指出,军民深度融合有望在三大领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军转民”,北斗卫星的商业化运作,其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前景广阔。二是“民参军”,民用大飞机的研制将加速,除商业化用途外,民用大飞机为军用特种机的研制奠定基础。三是军民协同,我国造船业规模巨大,规模效应降低了军舰的建造成本,军民协同的推进也可以改善民口造船业当前面临的不利境况。

  中央已定调,大幕已拉开。军民深度融合的前景值得期待!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J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为了扩大租赁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等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提出引导从事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企业统一采购符合《技术规范》、铭牌标注“商用”或字符带圈的“商”的电动自行车并指导配送人员规范使用。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旅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旅游赋予身心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带动性强,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促进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部门等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财富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园林绿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为促进金融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上市辅导等金融服务。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财政部、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支撑能力建设,健全调查体系和长效监测机制,加快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本底调查。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气象行业相关政策:到2030年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气象行业相关政策:到2030年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慧气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持续推进典型生态系统观测站点建设,完善生态、气象观测站网,畅通数据共享渠道。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运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